當前位置:安家社>家居品質>精品典藏>

蘊含文人志趣竹雕臂擱 | “文房清供”特產

安家社 人氣:9.45K

  中國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是以書房為中心展開的,臂擱是中國“文房清供”的特產。臂擱多以竹製居多,一般用去節後的竹筒,將其分劈成三塊,然後在凸起的竹面上採用淺刻平雕的手法,鐫刻一些字畫,通常是座右銘、詩畫、贈言等。(文章來源:中奢網;文/Liyongzhan)

“文房清供”特產 蘊含文人志趣竹雕臂擱

明代竹雕臂擱

臂擱,曾經是古代文房中一件極具欣賞價值的文案用具,臂擱的稱謂是從古代的藏書之所——“祕閣”轉化而來。在古代,“祕閣”指的是內府的一個圖書檔案機構,漢代以後都由祕書監掌管。“祕閣”一名後來又成為尚書省的別稱,尚書省在漢魏時是皇帝的祕書機關。

在未發明紙筆以前,國人即“刻竹為書”,這種竹簡大概就是就是臂擱的雛形。但那時只是為了刻寫記錄文字,與後來的用途無關。據《清祕閣》記載:“宋高宗時有詹成者,能於竹片上刻成宮室、人物、花鳥,纖毫俱備”,同時,在南宋林洪的《文房職方圖贊》中就有了祕閣的記載,被戲稱為“竺祕閣”,列為“十八學士”之一,林洪與詹成為同一時代人,詹成所制可能就是臂擱。這兩則記載也充分說明,至少在南宋,臂擱就已經在文房中廣泛應用。明代時用來枕臂的臂擱也沿用了“祕閣”一名。

臂擱的出現與古人的書寫用具和書寫方式有密切關係。過去,人們用的是毛筆,書寫格式自右向左,稍不留意衣袖就會沾到字跡。於是,聰明的明代文人們發明了用來擱放手臂的文案用具——臂擱。除了能夠防止墨跡沾在衣袖上外,墊著臂擱書寫的時候,也會使腕部感到非常舒服,特別是抄寫小字型時。據聞,古代大考——科舉考試時,為防舞弊,都是由相關人員謄寫考生試卷,十幾份試卷抄寫下來手臂累得不行,而有了臂擱的幫助就輕鬆多了。因此,臂擱也稱腕枕。另外,文人墨客們在烈日炎炎的夏日揮毫潑墨時,將臂擱枕於臂下,一來可防止臂上汗水洇紙,二來由於竹子性涼,有祛暑功效,可得一時清爽,因而也有人管竹臂擱叫“竹夫人”。當然,長短與鎮紙相近的臂擱,也可充當鎮紙,壓在上面,防止紙輕易被風掀起。

明清以後,隨著刻竹工藝水平的提高,臂擱的工藝水平也顯著提高,逐漸成為展現刻竹工藝的一個主要器物之一。它是文人們不可或缺的一件實用器具,又因為上面刻有雅緻的座右銘和各種圖案,充滿文人情趣和寄託,也成了舊時文人們競相收藏、把玩和互相饋贈的物品。

明清兩代的竹刻工藝發展極盛,有幾位代表人物的作品值得關注:如以朱氏祖孫三人朱鬆鄰、朱小松、朱三鬆為代表的嘉定派竹刻,清代很多竹雕都沿用了這種技法;以濮仲謙為代表的金陵派,他刻的《滾馬圖》,那可以說是國寶,一個胡人牽著一匹馬,那馬在地上打滾,要起來卻還沒有起來的樣子,神態動人,彷彿照相機一般,攫取了瞬間的精彩;明末“留青”聖手張希黃所刻臂擱,浮凸有致;清道光年間的名家周子巖,他師從王原祁、王等書畫大師學過繪畫,本身就有這方面的功底,所以在臂擱等竹刻方面頗有建樹。藝術大師不是工匠,他在雕刻和製作工程中,加入了自己的創意。縱觀拍場,但凡由歷代名家雕刻的臂擱,總是價超同輩,這也成了評判竹雕臂擱價值的一大標準。

“文房清供”特產 蘊含文人志趣竹雕臂擱 第2張

竹刻臂擱是刻制最多的竹刻品之一,也是竹刻藝術的主要代表品種之一。明清時期載入典籍的竹刻家就有二三百人之多。隨後,竹雕根據雕刻技法和風格特徵,被分為嘉定派和金陵派。前者能在方寸之間鐫刻山水、人物、樓閣、鳥獸,刀法精巧,藝術造詣深湛。該流派代表人物以朱鶴、朱纓、朱稚徵祖孫三代最為著名,被譽為“嘉定三朱”。金陵派則以根雕和竹板刻書畫見長,古樸雅緻。濮仲謙、潘西鳳等為此派代表人物。無論是“金陵派”、“嘉定派”還是浙派的“留青刻法”、“陷地淺刻”等等,幾乎都有竹刻臂擱傳世。

張希黃,浙江嘉興人,他創造的“留青”又稱“皮雕”竹刻技法,就是一改以往竹刻家在刻竹前先把竹皮、所謂的“青”颳去再進行雕刻的方式,而是儲存竹皮,只將竹內稍加刮磨後就在竹皮上雕刻,刻完後,再將沒有繪畫或寫字部分的竹皮擦掉,使圖案高出竹雕地子,好似浮雕。經年之後,刻成圖案的竹皮微泛黃,而竹膚顏色變深,就形成了明暗對比,具有一種高雅淡泊,巧而不媚的文人之氣。據瞭解,他的傳世真跡作品不會超過20件,目前已知的留青臂擱僅三件,一件是藏於上海博物館的“山窗竹影”竹臂擱,另一件是藏於臺北鴻禧博物館的“黃鶴書屋”竹臂擱。

朱三鬆,名稚徵,三鬆是他的號。他是嘉定派竹主和創始人朱鶴的孫子,秉承祖業,把嘉定派的高深刻法發揮得淋漓盡致。他所刻的人物臂擱,筆筒等等竹刻作品,無不精緻深厚,生動自然。

楊謙,字筠谷,江蘇嘉定人,藝術家。他擅長畫梅花、工篆刻、牙雕、竹雕等,是個多面手。從他的這件臂擱可以發現一種獨特的竹刻裝飾手法,就是在刻飾好的圖案上填彩,形成濃烈的色彩。

方治庵,字矩平,浙江黃岩人,工山水畫,擅長以“陷地淺刻”(以竹為地,下刀不深)法刻竹。此臂擱形似長條弧板,上以方治庵拿手的“陷地淺刻”法刻飾蘇武手拿旄節,跪坐遐思的形象,並刻文壇和款識“溯雪滿天山,飛鴻入漢關,麒麟高閣在,何幸得生還。庚寅仲春,作奉大卿仁史清玩。”

此外,還有明代金陵派創始人濮仲謙的臂擱,清代康熙年間刻竹高手、嘉定吳之藩的松下人物圖臂擱,福建鄧渭的“荷花”臂擱等等,舉不勝舉,都是竹刻臂擱中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