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安家社>裝修設計>大設計>

締造空間的禪意美學 | 何武賢

安家社 人氣:5.85K

觀看何武賢的作品,宛如一位“詩人”用場景細細闡述著他的詩意情懷;對於生活的觀察和理解,他有著“導演”的角度,總能將普通不過的事情藝術化與戲劇化;而與其交談,若肚中無一點墨水,往往難以參透這位“哲人”深刻的思想內涵。但事實上,他正式的身份是一位出色的設計師,作品涉及住宅、酒店、辦公室、會所甚至寺廟等,並自成一套設計邏輯系統——生活禪空間美學。

何武賢:締造空間的禪意美學

何武賢

【何武賢簡介】

臺灣室內設計專技協會 理事長

中國室內裝飾協會設計專業委員會 委員

山隱建築室內裝修設計有限公司 創辦人

中國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 講師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 碩士

何武賢:締造空間的禪意美學 第2張

何武賢

【何武賢經歷】

 2016年

臺灣金點設計獎評委

德國 iF室內建築設計獎(辦公室/工作場所)

 2015年

Asia Pacific Interior Design Awards-Work Space Awards

法國IDS.國際交流大使

法國IDS.服務空間類 金獎

2014年

德國 iF 傳達設計獎(飯店/ SPA /美食)

JCD DESIGN AWARD-BEST 100

IAI 華人十大設計師-米蘭設計周聯展

Asia Pacific Interior Design Awards-BEST 10

臺灣金點設計獎-最佳設計獎

IDCF大中華區十佳設計師(會所類)

北京設計周-設計咖/導師

國際環藝創新設計作品大賽 住宅空間類 金獎

國際環藝創新設計作品大賽 休閒會所空間類 金獎

臺灣金創獎「商業空間類」銀獎

2013年

臺灣-金創獎 居住空間類 金獎

IAI AWARDS 居住空間類 金獎

Idea-Tops 艾特獎 最佳會所設計獎(金奬)

TID AWARD 商業空間類 TID 獎

2012年

TID AWARD 居住空間類 TID 獎

臺灣傑出室內設計作品金創獎

 2011年前

IAI AWARDS 最佳綠色環保 金獎

IAI AWARDS 最佳會所空間設計

2010臺北室內設計年鑑 商空類 銀獎

2009臺灣金創獎 商業空間類 金獎

1995布魯塞爾影展入圍獎

1994第十七屆金穗獎導演

起承丨與禪結緣,自成一格

以商業空間設計起家的何武賢,心中卻一直嚮往著人文與藝術。三十年前的臺灣資訊尚不發達,學習幾乎要全靠自己觀察和摸索,商業與藝術間的價值觀衝突一度讓他想轉行。1985年,熱愛電影的何武賢一時興起,自編自導了一部劇情電影,透過鏡頭剖析自己內心的矛盾與衝突,卻不曾想到這部實驗性電影因為獨特的鏡頭美學與誠懇的內心解讀,榮獲了臺灣第十七屆金穗獎導演獎。他感慨道:“導演需要有感動的情節、劇本,設計師需要多觀察周遭人事物,使設計更具有人文的價值,這點和導演也是一樣的,只是一個是動態,一個是靜態而已。”

何武賢:締造空間的禪意美學 第3張

界│轉折(人文會所)
何武賢:締造空間的禪意美學 第4張

界│轉折(人文會所)

90年代初的何武賢,設計已越發成熟。加之修煉氣功、參悟佛法的經歷,逐漸形成對“禪”的深刻感悟,並影響著他的作品:“就好像從花花世界重返初始的單純,若說見山還是山,心境似已瞭然。”在何武賢的理解中,禪是簡約而不贅述的,它的本意,是展示事物最簡單的一面。回顧他年輕時候的繪畫作品,大量留白帶來的純淨感,其實早已頗有禪意傾向。而今,每接到新專案,何武賢都會化身為詩人、導演甚至哲人等不同角色來做設計規劃,嫻熟地讓商業作品結合藝術、人文,而不僅僅是流於膚淺的形式及表相的炫耀。

何武賢:締造空間的禪意美學 第5張

界│轉折(人文會所)

轉合丨東學為體,西學為用

從業三十年,何武賢將自己的設計人生分為四個階段:初學體驗期,所學實驗期,建立發表期及目前的教育傳承期。作為臺灣設計界的資深前輩及高校的講師,他從不吝於為年輕設計師和學生傳授經驗。他常常強調設計要“東學為體,西學為用”,也就是在簡約的西方形式中展現出東方的人文與哲學精神。“西方用科技實踐了極簡,東方老莊、禪宗的精神則道盡空靈”,何武賢認真地說,“我們是不是應該重申我們的哲學思想,弘揚老祖先的智慧,融合西方科技的優勢來表達自己的生活哲學觀點?”

何武賢:締造空間的禪意美學 第6張

珍惜‧省思(辦公空間)
何武賢:締造空間的禪意美學 第7張

珍惜‧省思(辦公空間)

擔任不同設計大賽評委也是教育傳承的另一種體現,近十幾年來,何武賢為臺灣乃至大陸多個不同層次的設計比賽擔任評委,並以此觀察著設計界的發展趨勢。他認為,中國的設計界已從過去千篇一律模仿歐美階段,逐漸轉變為如今的更多元化、更勇於表達自己的良好現象。而今年,首次作為主辦的第三屆時尚設計盛典評委的何武賢,對參賽作品讚賞有加:“我覺得作品水平相當高,有些作品甚至已具有國際水平,但比例上還不夠高,期待第四屆能有更多驚豔!”他建議,要對周遭環境、事物多一些關懷多一點愛,呈現出來的作品將會與眾不同。

訪談精選>>>>>>

您的眾多作品中哪件作品最能代表自己?創作過程中有沒有什麼困難印象深刻?

【何武賢】這兩三年來我在大陸演講,一直以來以一集四個作品分啟、承、轉、合來為大家開講,這四個作品在不同年代都是獲得金獎的案例。每一作品對我來說都是意義非凡的,但若要以境界而言,「界丨轉折」這個探討生命觀的作品,它已非一般案例形式,而是融合東方儒釋道的哲學思想及民間生活文化為一體的作品。

您擅長營造禪意空間、詮釋佛法,是什麼原因讓您對禪文化情有獨鍾?能否為我們具體闡述一下它的內涵?

【何武賢】回顧我年輕時的繪畫作品,大概已看得出我的傾向,當初繪畫的留白純淨感,已對禪境若有所感,只是當時並不自知而已。再來,我揭開一個三十五年前的祕密,這個故事很像武俠小說的情節,也就是年輕時我拿到一本氣功祕笈,並且依祕笈內的影象跟著練氣,沒想到一星期後竟然於體內出現一團氣,這團氣具有磁力的能量,宛如拳頭般大小,感覺它會動而且具有重量,就像是一團密集的磁場。因這奇蹟般的經歷,從此我的人生觀改變了,我開始尋找人生的源頭,拜訪名師解惑,但始終未能得到答案,所以開始修習佛法,只為一探人生究竟。人體內的「氣」究竟從何而來?何謂「空中妙有」?「禪」是什麼?

 您一直提倡極簡設計,與北歐、日本的極簡風格對比,有什麼共同與不同之處?

【何武賢】其實我的設計生涯中也是先有古典才步入現代的,古典形式其文化底蘊及優雅的比例是現代手法所不能及的。只是身為一個設計者必須往前推進,設計是人類思想彙集的想像,創新是設計者的靈魂及使命,設計需具有當代精神才有力量。我常說「東學為體、西學為用」,將來中國的設計應該也會往這個方向發展,也就是說在簡約的西方形式中展現出東方的人文與哲學精神。其實兩千多年前,儒釋道哲學思潮鼎盛,東方早已提出這種哲學觀點,直到唐宋時期更落實於生活的形態中。唐朝的簡約觀念,如今看來比後世更具現代感,更帶有些禪味兒。若比較北歐與日本的極簡風格,簡單地說,北歐是自然材料在輕巧的設計中融入文創生活,日本則是在嚴謹規劃中有條不紊地展現秩序之美。至於我表達的極簡,是希望在極限中找到那一份單純,這份單純就是“禪境”,靜靜地感應著內在性靈的力量。

設計教學也是您投入時間和精力比較多的一塊領域,您的初衷是什麼?關於目前的設計教育,您有何看法?

【何武賢】我的設計人生概分為四個階段,一、初學體驗期;二、所學實驗期;三、創見發表期;四、教育傳承期。

三十年前的臺灣,我初學的階段是很辛苦的,我渴望有人能指點迷津,但那時候資訊並不發達,學習幾乎全靠自己的觀察與摸索而來。我走過的路和一般人不同,因此所得的體驗也就不同,這對我後來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自成一套美學系統邏輯,所謂的「生活禪空間美學」就是這樣來的。

過去十幾年來,中國的設計界大多停留在模仿的階段,尤其是歐美的形式最為大宗。擔任評審有一個好處,我們可以掌握當時設計業的趨勢,瞭解大家對於設計風潮的傾向。這一兩年來,大陸很明顯地已不像以往千篇一律地採用歐美裝飾風格了,我發現整個情況在轉變之中,設計者開始勇於表達自己,有多元性的表現了。

禪是東方的元素,如今已是西方對中國認知的符號之一。近年來我一直在倡導生活禪空間美學,禪是簡約而不贅述的,和西方的極簡在此時空對撞。西方用科技實踐了極簡,東方老莊、禪宗的精神則道盡空靈,我們是不是應該重申我們的哲學思想,以東學為體西學為用,弘揚老祖先的智慧,融合西方科技的優勢,來表達自己的生活哲學觀點?

何武賢:締造空間的禪意美學 第8張

何武賢

作為一名設計師,卻曾因電影導演的身份獲得大獎。這個獎項對您有什麼意義?未來還會不會再拍電影?

【何武賢】導演需要有能力排程出到位的場景,設計師的使命和導演有相通之處。導演需要有感動的情節、劇本,設計師需要多觀察周遭人事物,使設計更具有人文的價值,這點和導演也是一樣的,只是一個是動態,一個是靜態而已。事事都相通,表達的工具不同,一個影響後世的作品無論是電影或空間設計,要具備有人文關懷,才是最好的作品。

我一直未曾中斷過拍電影的念頭。我去義大利西西里島旅遊所呈現出來的照片也都充滿了電影感,就像劇照一樣,這是我不能忘情於導演的角色而安排出來的即興作品。

您是第幾次擔任設計大賽的評委?什麼樣的設計最容易打動您?

【何武賢】我擔任過很多不同層次的評委,簡單一點的如學校畢業競賽作品,也有非常專業的設計師競賽,如臺灣的金點設計獎比賽。這是我第一次擔任的評審,我覺得作品水平相當高,有些作品甚至已具有國際水平。有創意的設計是我的首選,作品要有內涵而不流於一時的炫耀。

對於主辦的第三屆“時尚時尚設計盛典”,您有什麼期許?作為獲獎無數的設計師,能為參賽者提供些建議嗎?

【何武賢】設計要有時尚感才不會老氣,也才有創意,從第三屆的作品水平來看,有少數的作品,無論是內涵及其成熟度都是令人讚賞的,但比例上還不夠高,期待第四屆能有更多驚豔,平均水平能再提升一些。

設計的靈感通常來自於生活中的所見所聞,但感動的作品卻是來自於自我的覺知。要對周遭環境、事物多一些關懷多一點愛,你的作品將會與眾不同。

何武賢:締造空間的禪意美學 第9張

何武賢

【採訪手記】

何武賢老師表面給人感覺是安靜儒雅的,其實內心充滿熱情,總能將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串聯在一起,如詩人般體悟箇中因緣的微妙,如哲人般感悟這些增添生命的色彩,最後以設計的手段來呈現並禮讚它們。他相信生活處處有禪機,一切人事物都因緣而聚,就像他本是一名室內設計師,因拍電影而獲得金穗獎,和“導演”身份結下不解之緣;也因對兩岸交流合作的促進與付出而成為臺灣室內設計專技協會的理事長,備受尊重……用他的話說,這些人生的微妙,隨緣而變但也隨緣不變,變的是相,不變的是心、是體。(採訪記者:吳佳佳)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選專題:設計會客廳-專訪臺灣著名設計師何武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