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安家社>裝修指南>行業動態>

Gallery首爾畫廊帝國 | Kukje

安家社 人氣:1.49W

  撰文 sangyu / 圖片提供 Kukje Gallery

Kukje Gallery首爾畫廊帝國

Kukje 園區裡的第三座建築物 K3,於 2012 年開幕。建築由布魯克林 SO-IL 工作室擔綱設計,突破了畫廊的傳統佈局,探索實驗與功能的可能性。

Kukje Gallery 是韓國門檻最高的畫廊,這一事實不容爭議。從代理本土藝術家起步,Kukje 在 1990 年代成為首個將西方藝術家引入韓國的畫廊;如今,Kukje 的經營範圍還包括了大師級別的設計品。

一位富有遠見和膽識的女性是這個畫廊的幕後元勳——她是李賢淑。

在首爾,我們探訪了 Kukje Gallery 和李賢淑,聆聽她一手打造畫廊帝國的故事。

Kukje Gallery首爾畫廊帝國 第2張

李賢淑的私人辦公室裡, 藝術作品與設計傢俱共處一室。天花板上懸掛的動力雕塑是 Alexander Calder 的作品。紅色沙發出自設計師 Jean Royère 之手。移門儲物櫃由 Charlotte Perriand 設計。

在前往 Kukje Gallery 的路上,我們經過了建成於公元 14 世紀末的景福宮。與景福宮一街之隔,便是以濃厚藝術氛圍著稱的三清洞,大大小小的傳統韓屋、畫廊和咖啡館在此聚集。走在三清洞的路上,有不少穿著租賃韓服的青年男女 — 其中一點重要原因恐怕是穿韓服可以免費參觀皇宮。身著傳統服飾的遊客與街上林立的當代藝廊並無違和,但轉念一想,似乎又有些時空重疊的錯覺。走過景福宮的後門,步行不出 5 分鐘便來到 KukjeGallery。沿街的是 Kukje 的元老級場館 K1,這是畫廊在三清洞的起點。K1 有著藍黃相間的醒目外立面,斜屋頂上一個跑動姿態的小人雕塑透露著些幽默。

推門而入,K1 的首層展廳一片熱火朝天的工作景象。裝修工人和策展團隊正爭分奪秒地佈置著韓國當代觀念藝術家安奎哲(AhnKyuchul)的個展,作品尚未全部就位,而展覽在三天之後就要開幕。這種繁忙的狀態相對於 Kukje Gallery 的總體日程來說,恐怕不足掛齒。在 Kukje,如此規模的個展幾乎每個月都會翻新一次 ;此外,畫廊年均還要到世界各地參加 10 個藝術展會(光是藝術巴塞爾就已經包括了巴塞爾、香港、邁阿密三地! ) 。同時,藝術相關的學術活動也在同步進行 :Kukje 主動擔當起美學普及者的職能,定期為藏家舉辦藝術培訓和講座。要運作像 Kukje這樣的頂級畫廊,背後團隊的工作量和效率是驚人的。

匆匆逛完 K1 後,我們來到了畫廊創始人及現任總裁李賢淑(Lee Hyun-Sook)的私人辦公室。首先奪取視線的是一個 Anish Kapoor的標誌性不鏽鋼碟子雕塑。除了這個大的碟子,房間中的藝術品錯落呈現 : Jean-MichelBasquiat 癲狂的塗鴉、平靜的單色畫傑作、一 件 Alexander Calder 的動力雕 塑 從天花板上垂懸而下……風格各異的作品居於一室,展示著包容與折中。對於 Kukje 強大的藝術資源,我們早已有所瞭解,所以對於這些集中展示的藝術品雖有驚喜之情,但也屬意料之中。讓我們分外驚歎的是房間中的設計傢俱:Le Corbusier、Pierre Jeanneret 與 CharlottePerriand 等 20 世紀中期現代主義大師的作品散佈在房間各處,供日常使用。在大師級別的藝術品與設計品之間,現年 68 歲的李賢淑看起來精神矍鑠。

Kukje Gallery首爾畫廊帝國 第3張

上圖為Kukje 園區裡的一件樹狀雕塑。Ugo Rondinone, 《Summer Moon》 ,生鋁、白釉,2013/2014 年。Kukje 在 2015 年舉辦了 Rondinone 的個展,展覽後,藝術家將這件雕塑留在了 Kukje。

Kukje Gallery首爾畫廊帝國 第4張

Anish Kapoor, 《Mirror》 (由粉色至紫色漸變) ,不鏽鋼 2016 年。

Kukje Gallery首爾畫廊帝國 第5張

上圖為Kukje Gallery 的創始人、總裁李賢淑。她的手邊是 Pierre Jeanneret 在昌迪加爾專案中設計的圖書館桌的原型,身後懸掛著單色畫大師河鍾賢的麻制布面油畫《接合》 。

 “國際”之名

李賢淑邀請我們坐到出自 Jean Royère 之手的原版沙發上。對於這隻過往只在畫冊中見過的長沙發,我們既激動、又小心翼翼 — 畢竟,它在博物館或者中古設計展廳中出現的時候,旁邊常常伴隨著一塊 “禁止觸碰”的牌子。健談、話語間活力十足的李賢淑很快便帶活了氣氛。當她在 1982 年初創畫廊的時候,開朗的性格和高超的交際能力是當時這位年輕女畫廊主的制勝法寶之一。

李賢淑創立畫廊的契機頗具偶然性。她說自己對藝術的興趣最初來源於她身為水墨畫家和書法家的母親。後來,李賢淑遇見了對藝術同樣充滿熱情的丈夫。結婚後,兩人常常四處觀展,經濟上較為富裕的二人順理成章地也購入了一些藏品。最早,這位畫廊主收藏的重點並非西方現當代藝術,而是韓國本土印象派和現代主義風格作品。在積累了一些收藏的若干年後,李賢淑發現自己對其中的一些作品心動不再,於是開始出售這部分庫存,這便是她從藏家向畫廊主轉型的起點。

1980 年代初期,韓國本土的藝術品市場十分活躍,李賢淑順利賺到了第一桶金,淺嘗成功的甜頭。在韓國本土作品買賣中積累的資本,在後來成了李女士轉向西方現當代藝術收藏和經營的啟動金。Kukje Gallery 名中的 “Kukje”在韓語中意為“國際” 。在畫廊的起始階段,這一名字或許與它的經營範圍並不相符。1980 年代中期的美國之旅,才在真正意義上為李賢淑開啟了國際之路。當時,李賢淑的大女兒 Tina 在紐約接受教育,她常常擔綱翻譯,帶領媽媽穿梭在各個畫廊與博物館之間(如今,從小耳濡目染母親行事的 Tina 把自己的紐約畫廊 TinaKim Gallery 也經營得風生水起) 。

在紐約,李賢淑對美國抽象表現主義女畫家 HelenFrankenthaler(1928 ~2011)的作品一見傾心,萌發了將她引入韓國的想法。她前往代理 Frankenthaler 的畫廊,希望可以建立合作,將藝術家帶入韓國。當時,尚未有西方藝術家在韓國辦展,再加上政策上的阻力,舉辦海外藝術家展覽的起點困難重重。在這些困難之上,西方藝術家對韓國的藝術市場乃至整個國家環境所知甚少,因而對前來辦展也持有保留態度。基於種種不確定因素,藝術家 Frankenthaler 焦慮重重 ......

在經歷諸多波折和努力之後,1991 年,Frankenthaler 在韓國的個展終於實現,Kukje 也成為首個把西方藝術家引入韓國的畫廊!雖然先前對韓國市場不甚瞭解,西方藝術家在進入韓國之後的道路倒是頗為順利。 “1980年代的韓國,本土藝術活動十分活躍。那時有一股留學生的迴歸潮。這些年輕海歸對西方藝術、文化抱有開放的態度,我們引進的西方藝術家很快便為他們所接受。 ”李賢淑回憶道。

如今,Kukje 代理的藝術家不乏 Candida Höfer、Jean-Michel Othoniel、Louise Bourgeois 等藝術界和收藏界最具價值的明星。

Kukje Gallery首爾畫廊帝國 第6張

金容益, 《無題》 ,1990 年。金容益在繼承單色畫流派衣缽的基礎上建立個人風格,畫面上整齊排列的彩色波爾卡圓點構成了他的鮮明特色。

Kukje Gallery首爾畫廊帝國 第7張

樸棲甫(Park Seo-Bo) , 《描法》 ,2011 年,混合媒材與韓紙於布面。

Kukje Gallery首爾畫廊帝國 第8張

河鍾賢(Ha Chong-Hyun) , 《接合》 ,2014 年,麻質布面油畫。

Kukje Gallery首爾畫廊帝國 第9張

權寧禹(Kwon Young-Woo) , 《無題》 ,1987 年,韓紙水彩、水墨畫。

引進來後再走出去

在畫廊逐漸成熟之後,李賢淑組建了一個具備科班背景的專業的團隊,在引進西方實力選手的同時也挖掘了不少韓國青年藝術家。多年來,Kukje 把鹹京我(Ham Kyung-Ah) 、洪 承 蕙(Hong Seung-hye) 、 金 容 益(KimYong-Ik)等韓國藝術家的繪畫、雕塑、裝置帶到了紐約、 巴黎、 威尼斯、 香港、 邁阿密……帶到了世界各地!

近年,李賢淑有了一個新的重點專案:把韓國單色畫(Dansaekhwa)推向國際。單色畫運動的起源可追溯至 1950 年代,一批青年韓國畫家開始思考有關離散、民族和身份的問題。這批藝術家在抵抗本土學院派條條框框的同時,也拒絕被納入 “現實主義” “形式主義” “現代抽象主義”等歐洲中心主義體系下有關流派的分類和定義。這代深受戰亂困擾、內心思考與焦慮並存的藝術家不約而同地選擇以單一色彩作畫,通過不同的技法在畫布上反覆勾勒、描繪,形成重複、規律的紋樣。事實上,如今所謂的 “單色畫”群體在當時並未成為流派,藝術家們各自進行著獨立的創作活動,相互之間也無太多交流。直到 2005 年的韓國光州雙年展,藝術評論家尹晉燮才聯絡起這批藝術家的相似之處,將他們收歸在一個流派之中,並用 “Dansaekhwa”這一專名性質的詞語定義了流派,取代了先前流傳於國際學界中“monochrome painting”這一描述性的歸納。

2013 年,李賢淑帶著包括了權寧禹(KwonYoung-woo) 、 樸 棲 甫(Park Seo-bo) 、 河仲賢(Ha Chong-hyun)等單色畫大師的一個龐大系列現身倫敦弗里茲藝博會(Frieze) 。

Kukje Gallery首爾畫廊帝國 第10張

這種風格自成一派的繪畫,憑藉著一種自帶的普遍性觸動了西方觀眾。據說,在弗里茲上展出的單色畫全部售出,這一畫派隨之也正式進入了西方主流收藏圈的視野。說起單色畫在國際上的成功,李賢淑十分驕傲。對 Kukje 來說,這成功,有一層使命上的意義。在韓國本土,Kukje Gallery 名字中 “國際”的意義已然名副其實。然而除了參加國際展會,Kukje Gallery 對於在海外開分館卻沒有顯示出太大的興趣。當提及諸如裡森 Lisson Gallery、卓納 David Zwirner、貝浩登 Galerie Perrotin 等走出創始地、在海外設立分館大獲成功的畫廊,我們問了問李賢淑有沒有在海外設立 KukjeGallery 分館的想法。她搖了搖頭,說 : “Too Much。 ” “我只有三個子女,如果有十個的話,可能會有這個精力。 ”她幽默地補充道。

對於海外市場的開拓,李賢淑感覺參加藝博會便足矣,對於畫廊本身,充實好本土場館才是第一要務。對比商業上的擴充套件,Kukje 更注重的是做好在韓國本土的研究、教育、藝術家挖掘。Kukje 的定位觸及了商業以外,更似一個文化和學術上的綜合體。在 K1 的附近,K2 與 K3 先後於 2007 年與 2012 年落成 , 形成了一個頗具規模的 Kukje 園區。雖然沒有開設海外場館的計劃,李女士倒有在首爾以外設立新館的想法 : “我們想在濟州島開一個Kukje,K4 正在計劃之列。 ”

Kukje Gallery首爾畫廊帝國 第11張

樸贊景(Park Chan-Kyong) , 《公民森林》 ,2016年,三頻道錄影,黑白、有聲,27 分鐘。 藝術家的個展《安寧 FAREWELL》將在 2017 年 5 月 25 日至7 月 2 日於 Kukje Gallery 的 K2 空間展出。 2/ 坐落在首爾三清洞的 Kukje Gallery。圖中的 K1 是年代最早的場館,藍黃相間的外立面引人注目。屋頂,一個小人雕塑擺出向上跑動的姿勢。

更多內容請參閱《IDEAT 理想家》2017年5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