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安家社>裝修設計>大設計>

一起建設震不倒的房子 | 餘靜贛:我們攜手加入

安家社 人氣:2.7W

餘靜贛,清華大學建築學碩士、哲學博士,星藝裝飾集團創始人、廣州藝邦投資股份有限集團公司董事長,上海餘工裝飾總設計師;中國裝飾協會設計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企業文化研究員、國內首家民營裝飾公司創造者,復旦大學、四川師範大學、重慶建築大學等十幾所大學客座教授。以清華校訓為人生信條: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餘靜贛:我們攜手加入,一起建設震不倒的房子

設計師餘靜贛

1991年,餘靜贛建立廣州三星建築設計藝術中心,即廣東星藝裝飾有限公司,經過10年的艱苦奮鬥,其公司在全國65個大中城市擁有分公司370家,員工4萬人,年產值近20億。2003年他投資近2億在家鄉武寧創辦了豐良國際藝術學院,使2000多名貧苦農民子女學會了裝飾技藝,將3萬多老鄉吸收進入他的企業之中就業,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報道了其事蹟,並被江西省和九江評為“江西省十大創業先鋒和感動九江十大人物”之一。

採訪背景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省發生里氏8.0級強烈地震,震中位於阿壩州汶川縣。地震造成傷亡慘重,目前已有近四萬人遇難,無數房屋垮塌。災情時刻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救援之手紛紛從四面八方伸向災區。

在災區的救援隊伍中,有這樣一個特殊的集體,著名師計師餘靜贛組織了一支200人的設計隊伍,深入四川災區,參與抗震救災,幫助災區人民重建家園。5月12日,在成都講學的餘靜贛和四川人民一起經歷了地震的襲擊,脫險後又迅速趕往受災嚴重的都江堰市及聚通中學參與救護,目睹了現場的慘烈景象。眼前的一切令餘工淚眼濛濛,於是決定組織震區農莊義務設計團,招募五十名建築設計及結構設計人員同現有設計團隊組成五十個設計小分隊,集中學習一週,然後每個受災重鎮放一個設計組,成為核心力量,一起努力,重建家園。

也許一個人的力量很小,但許多人加起來的力量就大不同。我們都熱切期待您的加入,一起建設震不倒的房子!

2008年5月20日,記者記者邱玉苓獨家連線採訪了剛從災區回到九江,為災區重建鼓與呼的餘靜贛先生。

餘靜贛:我們攜手加入,一起建設震不倒的房子

記者:餘工,您親歷了此次汶川大地震的賑災現場,請您簡單談下您所見到的災區現場情況。

餘靜贛:就目前所知的情況來說,這次地震造成近4萬人死亡,1000多萬人受到影響,50多個鎮受災嚴重。在死亡人數中學生所佔的比例很大。就我在前線所看到的情況,老房子幾乎全部倒塌,59個鎮裡有相當多數量被夷為平地,舊樓幾乎全部毀壞。在我所重點調研的都江堰市在重災區中算相對比較輕的,但多數建築也都需要重建,其他重災區絕對都要重建,修反而成本更高。都江堰有幾棟新建築還可以使用,但也很少,不會超過10%。其他地區的建築絕對都要重建。

記者:您在前線災區的這段時間有哪些難以忘記印象深刻的事?

餘靜贛:一個是現場的慘象,這是永遠不會忘記的,尤其是遇難的孩子非常多。

第二個是政府的行動比較快,比較準確。比如政府很有效地組織拯救倒塌的房屋,當發現拯救無效的時候就趕快轉移到其他地方去,這樣不會在一個地方耗無謂的時間,留出時間拯救其他更多的地區。

第三就是建築所懷程度很嚴重,這種嚴重不止是倒塌的,沒倒塌的危房也不能住了。讓我們很擔憂的就是冬天就要來了,如何在短時間內的災區重建工作量很大,加上地質情況不穩定,交通等都很成問題。

第四個就是災民的心理承受力的擔憂,餘震的擔憂,一點風吹草動可能都會帶來心理的恐慌,尤其對小孩子來說,可能一生都會有陰影。

第五是各地的紅字會救援,大家都很快速。我看到的小分隊都是跑步進行,從一個帳篷轉移到另一個帳篷。我想跟他們交流下問他們是從哪裡來的,都沒有那個時間。我後來看到他的小藥箱下寫的是成都紅十字會。這些民間的救治很感人,像我們這些是自發去的,大家都很積極地齊心協力救助,這點說明我們的國人素質越來越好,大家都在幫忙。

還有第六就是你們網站設計師很關注的,就是室內設計抗震這塊我們要考慮到。有幾次我都是冒著很大的風險鑽到裡面去看,幾次被保安人員往外推,但我作為一個專家我很想進去看看。那些裝修得很好的賓館酒樓很新,外面結構很新也沒什麼大問題。但偏偏我們裝修的吊頂、風格牆、玻璃櫃等一塌糊塗,造成傷害。這個對我這種專業的人來說,印象很深。

餘靜贛:我們攜手加入,一起建設震不倒的房子 第2張

設計師餘靜贛

記者:對於目前的受災情況,災後重建需要什麼樣的人員參與,要多長時間呢?

餘靜贛:大約需要建築師設計師參與,絕不是幾百幾千人在5、6年內能完成的,但國家一定會採取一定的措施,比如掛靠方式,規定某設計院負責某個鎮的方案設計、施工設計。我想通過民間組織一兩百位設計師義務的,具有研究性的,同時做些實施方案來幫助災區人民。再通過網站的媒體力量招募到更多的設計師,比如上萬的設計師,網上幫忙,這個力量就厲害了。需要5、6年的時間才能使重建初具規模,因為有很多方面的問題需要面對。還要牽扯地質等問題,先要解決居民的住宅問題,再解決電影院劇院等公共場所的重建。公共設施估計要比較長的時間,但基礎設施像學校、民居估計3年左右就能完成,因為這個是首要問題,不能等。

記者:您希望在災後重建上做哪些方面的努力,您以什麼樣的方式招募設計師?

餘靜贛:我建議發揮人多力量大的作用。一般的設計院可能並不能出多少設計師,我們把社會上閒散的設計師聚集起來,每人都能做點貢獻出來,有良好的組織者就會很有效。所以我就想我們大家一起努力做這樣很有效的一件事,這邊有專家集中力量。同時設計院很難做到的一件事就是,教育這些建造者抗震的一些東西,這個我們能做到,我們可以開學堂。跟國家建設部門要求結合一種方式,比如要求建造者必須上夠多少堂課才能去建造,不然抗震基本知識都沒有,可能會犯一些隱性的低階的錯誤。本身我的專業就是建築學專業,我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多。我13號到的災區,主要做了些幫助救助學生孩童的事情。後面做了些調研,為剛才說的事情做準備。

記者:您想做的這件事的進度現在如何,打算怎樣進行?

餘靜贛:因為我們公司比較習慣很多設計師一起做事情,我們手下本來就有一萬設計師。我們是有這個想法,這兩天暫時來說還是在策劃這件事,分析它的可能性和一些方面,聯絡一些專家,我們正式決定可能還要有兩三天時間。

記者:如果參與可能會有多少人?

餘靜贛:我們自己可能會有四、五十人,還要到社會去招募。通過考核後我們就會安排他該做的事情,由一些新手的話我們可以安排給老的建築師去帶,可以形成這樣的一個團隊。

記者:您瞭解的其他設計機構和設計師有什麼參與重建的措施嗎?

餘靜贛:他們可以組織自己的一個工作團隊,到前線去設計,但設計檔案可以傳回總部設定等等。但並不是比功能,我們馬上參與進去給他們做之類。我們是技術含量很高的,設計不到位新房子都會倒的。建築是要認定資質才能做的行業,它不比做家裝,做一個一般的門臉設計,它是做建築。它強調結構、安全性、材料的成本、工藝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