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安家社>裝修設計>大設計>

要好看?還是要好用? | 趙亮

安家社 人氣:5.71K

趙亮:要好看?還是要好用?

趙亮

高階室內設計師

1998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學院

曾獲北京市建築裝飾工程優秀設計獎、中國國際室內設計雙年展優秀獎

主要作品

金沙遺址博物館、中國科技會展中心、廈門國際會展中心、廣元市文化中心、大連市圖書館、瀋陽桃仙機場、永康廣電中心、成都金沙文保中心、金隅喜來登酒店(五星)

▲其實建築學的著眼點的重點是空間,只是近年來大家忙於搞建設,著重了建築外皮和形狀,而室內還來不及消化就給簡單化了。

▲對建築和空間,別一開口就談風格,請多關注和實際生活狀態緊密相關的細枝末節。

建築師在博物館的內部空間做了一個從屋頂的天花一直到地下室的高達20多米的圓錐狀室內,從而一反地下室陰暗潮溼的日常印象,讓自然光線從天而洩,照徹地下。這樣設計的目的,一是讓地下室有了光,二是可作為交通轉換的樞紐。

對此空間,室內設計師要做的就是把這個介面強化出來。室內設計唯一加的一點是,把地面一個很淺的水池和天花結合起來;僅用了一個太陽神鳥的圖案,和水池上下相望。

在這整個的設計中,設計師想探討一個理想空間。其實在這個建築和設計已經較為理想的空間內,室內設計無需喧賓奪主,只是希望在這個空間裡有所感悟,因此便有了以下情景:當光線以不同角度變化時,“神鳥”的影子在四壁上游走,而水池裡的線條因時間的不同往來變動。你彷彿站在時光的流逝中,看歲月流轉,思人生百年,賞千年沉澱。

這個空間叫理想。

記者:從進入專案的時間點上來看,室內設計和建築設計處在什麼樣的位置上?

趙亮:從國外的發展脈絡上看,建築設計和室內設計還是兩個專業,只是可能在專案上有所捆綁。室內設計行業之所以在國內發展得如火如荼,跟中國經濟發展快、建設週期短有很大的關係。

建築設計和室內設計在某種程度上的界限含糊,是因為專案上馬的速度很快。很多單體較大甚至上億的裝飾專案綜合性要求很高,從空間的流線佈局到公共使用、經營定位,到後期的裝飾、陳設、軟裝的配合,期間有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和建築結構、裝置的結合。

我接觸過的國外的專案,一個專案做了3年,還都沒開建;而國內專案的設計週期大約為半年。在建築設計的時候,空間規劃做得比較粗放,建築師只要把基本的功能需求滿足了,再給一個比較有震撼力的外立面,基本任務就完成了;只有少數建築師會把空間做為一個重點、推敲研究,從而在框架完成以後,空間本身就有一定的特點。 一旦建築設計做得好,室內往往就會成為一個成功的案例;反之,如果建築設計做得不好,會給室內的進行帶來很大的困難——很多的時候,室內設計者進入空間時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拆樓板,這很浪費。有時候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室內設計只能依託建築原形去做,這隻能叫做裝飾。

如果建築師更多地關注室內空間,室內設計將會更好。另外,現在有些開發商的自主性比較強,讓室內設計師介入得比較早,在建築的功能平面完成後,室內設計師即介入,最後整個的建築效果會非常好。

記者:其實,對室內設計早一步介入建築已經呼籲了很久,但為什麼90%的專案至今還在延續以前的做法?

趙亮:主要是招投標的問題,開發商的專案可以直接委託,而國家的專案是不允許委託的。在招標的時候,先招建築設計、總包,然後招土建。在土建做的過程中,能開始招室內設計的就算是很理想了,有的是快封頂了才開始招室內。對室內懂一點的甲方會在剛做完地基的時候招室內,這個時候還算有補救。但是還有一些沒辦法的時候,屬於程式限制,這就是現狀。

退一步講,在沒有辦法改變現狀的情況下,建築師要儘量兼顧到室內空間。其實建築學的著眼點的重點是空間,只是近年來大家忙於搞建設,著重了建築外皮和形狀,而室內還來不及消化就給簡單化了。室內設計師也要擁有建築設計師的能力,如果建築在設計上有不足的地方,室內設計要有能力彌補空間感受的缺憾。

記者:無論建築還是室內,你認為在設計的處理上,著眼點要放在何處?

趙亮:放在最本質的東西上,即關注使用人的內心感受。住宅行業的發展,再加上現在大力搞建設,那麼多的房子,大家很關心風格。我的觀點是,對建築和空間,別一開口就談風格,請多關注和實際生活狀態緊密相關的細枝末節。

我很欣賞日本設計師對房子和空間的理解,他們非常關注小尺度的問題,即使是最小尺度在他們心中也是個大問題:一階臺階、一個把手、夜間照明……

中國建築也好,日本建築也好,都很成體系,它們經歷了歲月的沉澱,對使用性問題已經解決得非常好了。你看中國傳統的江南建築,其中給未出嫁女子建造的小閣樓——高高的,需要踩一個東西才能看窗外,也有一些小鏤窗,都是出於對女孩子私密性的考慮。生活狀態、生活細節、使用習慣、使用方便,從這些細節著眼,才有可能說那的確是個不錯的空間。

日本設計師的設計,就是想辦法讓你多活10年的設計。反倒是中國人喜歡講風格,有很多裝飾性的東西,其實就是看個熱鬧而已。

好大喜功的面子工程做完以後是熱鬧了,但實際上並沒有解決本質的問題。設計師願不願意靜下心來幫助使用者解決一個扶手問題?這可能是不賺錢的設計,也有人覺得不值得在這上面花心思,可能草草了事。

我們房子的壽命根本達不到70年,有的甚至僅二三十年;內部裝修5年就要重新做,這說明很多問題。再看歐洲的好多房子,住過幾代人,傳承了很多年,依然很舒適。為什麼?

記者:看中國的傳統建築,我覺得取勝在空間上,只要房子建起來了,就能住得很好,很少再需要裝飾的堆砌。建造即裝飾。

趙亮:把平面做好了,設計就已經做完一多半了。至於介面用什麼材質,其實跟功能有關,是用軟的材質?還是硬的?希望它是閃爍的?還是平實的?功能完成後,只需要在材料上作一些選擇。

建築源於自然界的實質,不管是建築師還是室內設計師,只要關注的是空間變化,就有可能把室內朝著有利的方向推動。國外很多建築都在往這個方向考慮,歐洲的教堂建在一個很高的臺子上,居高臨下,空間很高、很暗,沿著一條很長的走道,走到近端的時候,光突然照進來,使人的心靈震撼。

傳統的建築有很多好東西,都該保留、應用;至於風格,都落實在材料和工藝技術上就行了。現在是資訊化和多元化的社會,某種程度上世界大融合,有這麼多的風格,至於用哪種,只要表達一個體系就可以。風格依附在完善的功能之上,當經濟好的時候,風格都沒有問題;一旦危機來臨,風格便失去了支撐。

大家都在追求更高美學的東西,不管是中國園林也好,還是歐洲風情也罷,真正要的是人在裡面的美好體會。很多時候,風格是開發商拿來炒作的道具。我並不排斥風格化,只是別一開始就拋棄設計最本質的東西而過分追求風格,在空間裡舒適就足夠了。

記者:設計師主要解決空間問題?

趙亮:空間問題之一是功能問題,之二是細節問題,這二者都解決好後,剩下的是材料的選擇。裝飾性的東西做起來應該不難,即便有變動,也會有專業團隊幫你解決專業的問題。營造法式,歐洲有歐洲的標準,中國有中國的標準。包括材料的選擇和使用,設計師解決的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對相關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裝置,選擇令人最舒適的方式組合。空間應該很豐富,就看如何選擇。

記者:為什麼不是創作而是選擇?

趙亮:風格就是一種選擇,談不上創作。其他和設計相關的,比如功能安排,包括小尺度細節上的安排,扶手、把手、推拉門,這些都是選擇。舉例來說,推拉門很難看的一點是,門要錯著開,五金是平起的,而日本的工藝可以把它彈起來。如果以平底為彈面,磕磕碰碰的會覺得特別彆扭,類似這種小細節,你可能會花一天的時間設計所謂的機關,而用這一天的時間有的設計師可能已經能設計一個豪宅了。可是有些設計師花一天的時間來研究這個小機關,就解決了生活中遇到的不順暢和不舒服的問題。

記者:在設計上要達成共識,你認為各方都要注意哪些方面?

趙亮:幾方是不是都參與到專案當中,幾方的力量是不是認識一致。投資方、建設方、建築方和施工方,要擺正心態,是要好看的東西?還是要好用的東西?我的觀點是,房子就一定得要關注空間、關注人文。

記者:對細節的關注,在中國似乎並不多見,為什麼?

趙亮:發展太快,社會導向有問題。花一天的時間設計一個推拉門的小機關,設計費少得可以忽略不計;而做一個專案的設計,收益將會很大,即便這個設計會用半年的時間。在利益的驅使下,細節的設計,已經被忽略了,而它往往關乎生活。

2011年11月,中國室內設計年會在蘇州舉辦,會上一個美國生產的保鮮膜的使用設計引起了趙亮的注意:經過日本設計師改造後的保鮮膜的外盒,僅做了一個與以往一條直線不同的V型拉口,便極大地方便了保鮮膜的撕拉。

這個看似極其不起眼的設計,在這次年會上獲得了獎項。

設計改變了生活中不方便、不舒適的地方,這才是它的本質,無論建築還是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