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安家社>裝修指南>行業動態>

窗簾柔美風景背後暗藏“溫柔一刀”

安家社 人氣:1.84W

“我家房子是兩居室的,做了三套窗簾,沒想到花了近3000元。本來我以為買個窗簾也就是幾百元的事情。”東莞市民盧女士大呼後悔,選購窗簾時,她被商家報出的主料低價所吸引,只詢問了布料的價格,卻忽視了軌道、花邊等輔料價格,“沒想到這窗簾的輔料比布料還貴。”她越想越不對勁,怎麼會本末倒置?買的是窗簾,卻讓輔料、配件喧賓奪主。

記者調查瞭解到,目前在東莞多個傳統的窗簾商圈所銷售的窗簾具有一個共性,即大都為三無產品,沒有商標、沒有廠名、沒有標價,且較為普遍存在誇大窗簾布質和產地等等不規範現象。在窗簾這“柔美風景”的背後,暗藏著許多鮮為人知的亂象。

窗簾柔美風景背後暗藏“溫柔一刀”

窗簾輔料價格比布料高

遭遇:主料便宜輔料價高

家住東莞西平的盧女士日前向記者大吐苦水,她選購窗簾時,只詢問了布料的價格,卻忽視了軌道、花邊等輔料價格。“商家還真會抓住消費者的心理,當時把主料的價格報得很低,讓我產生錯覺以為這窗簾應該很便宜,但三套窗簾竟花了將近3000元。”盧女士說,更讓她生氣的是,事後她仔細一算,三套窗簾的布料總價1010元,各種輔料、配件卻花去了近1900元。這種暗藏陷阱的經營手法,著實讓盧女士備感氣憤。

“一提起家裡的窗簾,我就特別生氣。”家住東莞火煉樹的張女士訴說道,她家客廳3米寬,買窗簾時商家告訴她,為了做褶皺使窗簾整體美觀,要按1:2.5比例來購買,即客廳3米,得買7.5米的窗簾和7.5米的紗幔,才能顯出效果,她認為有道理就照辦了。有一天張女士到樓下鄰居家閒坐,看到鄰居家沒有掛紗幔,視覺效果也挺不錯的。再一問窗簾尺寸,讓她吃驚不小,鄰居家同樣3米的客廳窗簾卻是按1:1.5的比例買的,只用了4.5米。這樣一算,張女士為那些所謂美觀的褶皺,連輔料在內多開支了2600元。事後,張女士惟有埋怨自己,輕信了銷售員的忽悠。

調查:陷阱多騙你沒商量

日前記者走訪了東莞圈花園新村、紅荔路、家居裝飾城等傳統的窗簾商圈,發現這些市場上銷售的窗簾具有一個共性,即大都為三無產品,沒有商標、沒有廠名、沒有標價,根本無從瞭解窗簾產品的相關資訊,窗簾的材質、售價全憑銷售人員一張嘴。而誇大窗簾布質和產地,是記者瞭解到的又一個較為普遍的不規範現象。有的窗簾標註為纖維料質,叫法卻是五花八門,不同銷售人員就叫出不同的“好聽”名字,如人造絲、雪尼爾絨、紡紗、蕾絲、水絨繡、緞子面等,名稱很混亂。更不可思議的是,多數窗簾賣場門面不大,卻經營好幾個國家的產品,令消費者一頭霧水。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窗簾按固定長度出售也屬於店家的生財之道。現在很多店,顧客買的窗簾布料門幅(長度)一律是2.8米,用不了2.8米也按2.8米計算。2.8米的規格足以做一面落地窗簾,但很多顧客做的只是一般窗戶的窗簾而非落地窗,這樣幾個窗子下來就會有大量的剩餘布,這些花的都是冤枉錢。“老闆經常以要做褶皺為名,誘導顧客多買窗簾布。”業內人士陸小姐舉例,如果消費者要買2米寬的窗簾,窗簾店老闆就會開導消費者按3倍購買,即要買6米的窗簾布料,那樣窗簾褶皺就多。但陸小姐說,實際上2米的窗戶,加上褶皺有三四米的窗簾就足夠了。

採訪中,記者還在家居裝飾城的一家窗簾店中,碰到一對老夫婦正與一店員爭吵。“購買窗簾時協議上沒有標明安裝是否收費,可沒想到,安裝工人卻要收取每套窗簾30~50元的安裝費用。”家住東城的王先生告訴記者。據瞭解,商家推銷窗簾時不提安裝要收費,但實際上要收取安裝以及支架、螺絲等費用,這也是商家慣用的伎倆。如果消費者只留意窗簾的費用,而忽視後期安裝及配件的費用,等商家把窗簾製作、安裝好了,才發現需要交付費用就遲了。

業界提醒:窗簾市場行銷貓膩頻現 消費者需多個心眼提防

據業內人士朱先生透露,窗簾行業由於進入門檻較低,但利潤卻驚人,因此誘使越來越多人涉足。目前窗簾市場正處於“混戰”階段,為了招攬生意,很多店主一般不指望在窗簾布料上謀求多大的利潤,卻將大頭瞄準了本應屬於免費加工的布帶、花邊、窗軌、道軌、掛鉤、夾子、滑輪、鉛墜等大小配件上。這些東西雖然看起來不起眼,但卻是暴利的重要來源,銷售價格一般都在進價的5倍以上,因此,如上述盧女士所言的“主料便宜輔料價高”則是窗簾銷售的最大“特色”。據瞭解,窗簾布料的價格一般以米計算,記者在花園新村一家專門經營韓式窗簾的商店內發現,40~50元每米的布料,做成窗簾成品,每套往往要超過1000元。銷售人員解釋說,“製作一套窗簾,不光要使用布料,還需要滑動導軌、花邊、吊繩等等,如果把輔料價格都算上,就是這個價格了。”

據悉,除去窗簾的布料外,商家會另外計算各類繁雜的窗簾輔料,比如花邊每米要8~12元,布帶每米10~15元。滑動導軌視質量差異,價格每米從25元到90元的都有,還有固定窗簾與滑動導軌之間的金屬環,每個就要3~5元。從各種輔料價格來看,就可知商家“吃水”有多深。因此,業界提醒消費者,購買窗簾時,別被商家的所謂主料低價所矇蔽,應把所有材料的賣價及安裝費問清楚,再做定奪,以免吃啞巴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