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安家社>裝修指南>行業動態>

解讀我國櫥櫃業的發展“空間”和格局

安家社 人氣:2.82W

我國櫥櫃產業是在上世紀90年代隨著人們居住條件的改善起步並逐步發展壯大起來的,假如與今天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勢頭和全國消費的集中注重力指數來看,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富有廣大市場前景的朝陽產業。根據中國經濟的發展特點以及房地產的運動規律,目前國內櫥櫃企業主要集中於北京、上海、福建、廣東四大區域,這幾大區域在設計、服務、治理等方面引領著國內櫥櫃行業的發展。

每個地區又有各自的區域品牌。但是,正如中國其他行業發展過程的共同弊病,行業的核心產品形式即櫥櫃的製作本身的科技含量不高,行業門檻低,企業經營水平良莠不齊,形成諸侯爭雄,品牌林立,致使十幾年來行業之內大部分櫥櫃企業規模不大,技術、裝置不到位,僅有部分廠家規模較大;所以,目前大多數櫥櫃企業之間的競爭形式雖然可反映在許多層面,但主要還是集中於價格上。

中國櫥櫃業走過的道路跟中國傢俱業和家裝業走過的路有相似之處,都是由簡單的家庭小作坊製作特點逐漸地向工業化生產發展的模式,這些都是基於需求爆裂導致供不應求下的規模化,由於櫥櫃的非常性,這個行業的發展相對於關聯行業來說,顯得更有挑戰性和戲劇性,這是中國居家需求在不同時期消費者的關注點所決定的發展現象,即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居家消費關注的是家電現代化的生活藝術,消費者基於一個“品貴”心理;90年代中期,居家消費關注的是的客廳的生活藝術,消費者基於一個“品彙”心理;90年代後期,居家消費關注的是的臥室的生活藝術,消費者基於一個“品位”心理;二十一世紀初期,居家消費關注的是的居家整體的生活藝術,消費者基於一個“品味”心理;廚房作為居家整體中“食性”的主要組成部分,進入了居家消費者的視線,一發而不可收,所以假如說中國的傢俱業、家電業已逐漸步入成熟期的話,中國的櫥櫃業則剛進入成長期,機會和財富相繼而來,勢頭洶湧。

“空間”和格局

自上世紀80年代殷始,我國在廚房能源的利用上經歷了由用煤到用氣、用電的革新演進,廚房作為家居飲食環境的核心結構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廚房建設由功能型、配套型進入了生活舒適藝術型的發展階段,廚房裝置由簡單的搭建進入到櫥櫃單元的專業化製作階段。

目前城市居民家庭整體廚房擁有率只有2%,在我國東、南部沿海地區,家庭櫥櫃擁有率達到了3%,而中西部地區僅有0.5%左右,根據權威調研公司統計,整體廚房在2003年全年銷售46萬套,而在2004年上升到76萬套,預計未來三年整體櫥櫃產品的潛在市場將會達到310萬套,增長率為120.7%,若按每套平均2萬元計,則有620億元的市場空間。

在當前,行業內的競爭主要表現在設計、服務、創新、質量、配套、品牌等方面,有序的競爭使行業得以健康成長、規模發展。隨著競爭的加劇,小的廠家因品質治理經驗不足、營銷技術滯後、系統成本治理等原因很可能面臨被淘汰出局或者被大企業兼併的局面,而實力雄厚、大品牌廠家的規模則逐步擴大,品牌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品牌效應也越來越明顯。同時關聯行業的大廠家也看好這份肥牛,也不再“臨淵羨魚”,而是“退而結網”,有好多大牌的家電企業都紛紛投資進入櫥櫃業。在加上櫥櫃行業門檻低,屬於勞動密集型,使得一些不具備專業知識,缺少生產裝置,資金不足的企業或個人紛紛加入這一行業,不計其數的“前店後廠”的“雜牌軍”搶灘登陸,先期瓜分,造成“搶單”、“惡意攻擊”、“相互壓價”等不良競爭現象彼此起伏,對整個行業的經營品質、顧客信譽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正因為櫥櫃業目前沒有什麼准入門檻,過程銷售靈活性較大、創造性強、基於購買物件的個性要求較大,所以此行業連一個完整的行業標準都沒有,質量標準,尺寸系列,款式風格等,八仙過海、各搞各的的本事,有的甚至沒有什麼標準,客戶要什麼就生產什麼,既而廉價劣質材料和非環保的材料大量採用引發了“價格戰”,需求過程佈滿了不規範的服務和極差的產品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