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安家社>節日慶典>元宵節習俗>

元宵彩燈怎麼做

安家社 人氣:3.19W

元宵彩燈怎麼做

對於元宵彩燈,相信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據悉,在元宵彩燈逐漸火熱的今天,和彩燈有關的燈文化也受到不少民俗愛好者的熱愛,成為他們繼承的主要文化。

花燈,又名燈籠。燈籠是起源於中國的一種漢族傳統民俗工藝品,在古代,其主要作用是照明,由紙或者絹作為燈籠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條製作,中間放上蠟燭或者燈泡,成為照明工具。受漢族文化影響,在亞洲華人地區,許多國家的廟宇中,燈籠也是相當常見的物品。

工具/原料:各種型號(粗細不一)的鐵絲、鉗子、稀薄的紅布或較硬的紅紙、膠水、紅繩、剪刀、針線、各種喜慶小掛飾等。

製作方法:

1、 首先要做好基架,可用用鉗子把中小號鐵絲折成八角(八方來財)形狀,對角位及邊連線處紮好,固定好,這樣會結實些,然後上下對立做兩個,用中型鐵絲連起來,一個框架基本就完成了。(注意:底部和頂部分別需要三個八邊形。一個小八邊形和兩個稍微大點的八邊形組成底部,然後用鐵絲連線好。)

2、 接著便是剪下、貼上、裱糊紅色外衣了,用稀薄的紅布或者紅紙,按尺寸大小畫好,剪成八角形,在上面把各剪紙圖案粘或者縫上(這點比較麻煩,要設計好各八角面的圖案,及每塊要剪好,擺放到適當位置)。

3、 在花燈頂部和底部留出八個小孔,用來掛各種喜慶掛飾,可以配些虎年虎虎生威的頭角飾件,下面配些吉祥及福字,財丁興旺等其他紅旺掛件,整體效果就出來了。在上面接上掛繩,掛起來。

據史籍記載,唐宋時自貢地區已逐步形成新年燃燈、元宵節前後張燈節彩的習俗。唐宋時期的自貢地區,新年和元宵放燈、燃燈之時,民間雜技、雜耍等表演活動亦盡現其間,深得觀燈民眾的喜愛。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著名愛國詩人陸游曾在其寫下的《沁園春》一詞中寫到:"一別秦樓,轉眼新春,又近放燈",可見當時自貢地區新春張燈、放燈已為約定俗成的民俗活動。當然,這與生來形成的燈會尚有差異。所以,唐宋時期應為自貢燈會的萌芽時期或初始階段。

TAGS:彩燈 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