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安家社>裝修設計>大設計>

艾未未的藝術人生 | 一個經典人格分裂的人

安家社 人氣:7.25K
1艾未未的藝術人生:設計師簡介

東京森美術館的新聞釋出會上,搖滾歌手左小祖咒睡著了。在場的人,除了說日語就是英語,他很難聽得懂其中的隻言片語。不知睡了多久,左小祖咒朦朧中聽到熟悉的中文。“你對上海的樓房倒塌事件怎麼看?”自稱國內某主流新聞社的一位記者如此發問。

“這個樓房…………”慢條斯理做出回答的,是左小祖咒的多年好友,有著藝術家與建築師等多重身份的艾未未。此次,艾未未在東京森美術館舉行了一場名為“起因於何”展覽。

作為藝術家,2007 年德國卡塞爾文獻展上,艾未未通過網路召集了1001個普通中國人,把他們帶到格林童話的故鄉卡塞爾,構建出名為“童話”的作品;作為建築師,他是2008 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鳥巢”專案設計方案中標者——赫爾佐格和德梅隆建築設計公司的中方專案顧問;作為“洋漂”,他曾經在美國紐約生活十多年,也是《北京人在紐約》的副導演。

如今,艾未未成為海內外媒體追逐之下人氣最高的中國當代藝術家之一。但令人不敢相信的是,“起因於何”竟然是艾未未30 多年藝術創作歷程在美術館的首次大規模個展。

關於艾未未,充滿爭議。在“粉絲”眼裡,他是當代藝術家中“最有力量”的一位;但在一些批評家們看來,艾未未只是一個“藝術票友”,他的作品只是“很像藝術品”。就拿他最有影響力的“童話”來說,褒者(如一些歐洲媒體)把這個帶1001 個普通中國人去卡塞爾的做法,稱作“博伊斯之後歐洲最大的社會雕塑” ;貶者,評價這個初級的創意不具備基本的思想性和學術意義,只是靠金錢來堆積社會影響力。

“作為我這樣的藝術家,我本人就是媒介,接受採訪、寫部落格和我的作品,都是載體。我用這樣的方式和公眾取得交流,探討如何搭成一個話語結構,這是我感興趣的事情。”

說這話時,艾未未坐在自家大門口長桌的一頭,一隻白色的波斯貓躺在他面前,肆無忌憚地舔著他的手。

2艾未未的藝術人生:國外成功發展

 牆外開花牆內不香?

新聞釋出會後,森美術館為艾未未的個展舉行了盛大的開幕派對。參加派對的,一共有1001 個嘉賓,似乎這在呼應艾未未曾經在卡塞爾導演的那幕“童話”。去派對之前,日本親和藝術拍賣株式會社社長倉田陽一郎興奮地和朋友聊起這個來自中國的藝術家。可惜,對方對於當代藝術並不瞭解,滿臉茫然。“你知道鳥巢嗎?他是鳥巢的設計師,也是最為出色的當代藝術家。” 話音剛落,朋友便說有機會一定要去看一下。

一個經典人格分裂的人 艾未未的藝術人生

艾未未作品

“那是一個‘豪華’的開幕派對,日本當代藝術界幾乎傾巢而出,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收藏家、美術館館長、策展人、藝術博覽會或畫廊等的負責人,都是艾未未的粉絲。我們欣賞蔡國強等中國藝術家的智慧,但艾未未卻是最有力量的一位,他對現實問題深度介入,他的作品足以震撼心靈。”倉田陽一郎這樣評價。

在森美術館展廳的中心區域是一件“水晶燈”的作品。早在首屆廣州三年展上,艾未未就做過一盞豪華的水晶燈,並和周圍的腳手架形成鮮明的對比。而此次“起因於何”的展覽中,水晶燈變成了半盞,周圍有4條過道可以通往中心,正面的富麗堂皇,背面的突兀,側面的含混,給觀眾以多角度的視覺效果。作品蘊含著藝術家本人對水晶吊燈的理解,也是對現代中國社會情況的折射。

26 件作品佔據了森美術館2000 多平方米的三個展廳,分成“基礎形體和體積”、“結構和工藝”和“對傳統的改革和繼承”等幾方面。其中有包括“蛇頂”等在內的6 件作品為最新的創意;而“ 中國地圖”、“珍珠碗”和“普洱茶”等作品已是人們熟悉的艾未未代表作。這次展覽是對艾未未藝術生涯的一次梳理回顧——有著藝術家頭銜的艾未未第一次通過藝術展覽證明自己的實力。

作為日本的重要藝術機構,森美術館首次邀請中國當代藝術家辦展。對於策展人Mami Kataoka 而言,艾未未獨特的中國視角成為這個展覽的最大賣點。開幕一個月後,艾未未和他的作品在東京受到諸多好評,Mami Kataoka 說:“人們都覺得他是一個非常出色的藝術家。他的作品給年輕藝術家很大的影響,我們在日本根本找不到這樣出色的藝術家。”

但在國內,人們對於“起因於何”的認識僅僅限於幾百字的訊息。國內藝術界對該展覽反應冷淡,甚至不乏異見。

北京的一位獨立策展人認為,艾未未的作品沒有任何的獨創性,昂貴的材料,巨大的規模以及在歐洲的影響對艾未未在日本的名氣都有提升作用。曾擔任廣州三年展的一位策展人則告訴記者:“艾未未的創作,因為簡單、沒有深刻的思想而容易被人接受。”

3艾未未的藝術人生:真實性情

耍陰謀還是真性情?

有人將中國當代藝術家分為兩類,一類以蔡國強、徐冰為代表,長期在海外打拼,並逐漸具有國際知名度;一類以張曉剛、嶽敏君、方力鈞、王廣義為代表的“中國當代藝術F4”,一直在國內生活創作,因受到國際藝術大展和市場的追捧而功成名就。

艾未未似乎遊離於這兩類之外——雖然也有在紐約的經歷,但回國之前,成就不大。採訪過程中,艾未未把自己概括成“流竄犯”。

艾未未曾經是中國現代藝術原點“星星畫會”的成員,在上世紀80 年代初前往美國。1988 年,他成功地在美國舉辦了《舊鞋、性安全》的藝術展,這是中國人在海外舉辦的第一次觀念藝術展。

在紐約,他居住的地方叫東村,當時不管黑道白道都會敬他三分,他也就有了“東村教父”的稱號。阿昌轉述了一個段子:在拍攝《北京人在紐約》時,劇組的一個人下飛機後錢包被偷了,艾未未讓他回憶錢包大概在什麼地方不見的,一個小時後,錢包回來了。

上世紀90 年代,進入中國當代藝術家出國的高潮期,艾未未卻決定回國。1993 年,藝術家徐冰搬到紐約時,剛好趕上艾未未計劃搬回北京,就把他的東村7 街的房租合同轉到名下。“他一直想手繪一張紐約的活動圖給我,把我愛去的地方標出來。這圖是他非常想畫的,所以畫起來就極認真。後來我就有了一張上面標著‘Gay 吧,進去注意’、‘聖瑪可書店,藝術書好’,或者一碗麵條、兩根筷子這類小畫的地圖。”徐冰這樣回憶。

回到北京後,艾未未主編出版我國第一套前衛藝術刊物《黑皮書》、《白皮書》、《灰皮書》。在草場地租地建造的院子裡,他已經生活工作了差不多十年。

草場地有家叫作“有間雲南菜”的小飯店,是艾未未經常光顧的地方。在附近工作的人,有時會看到他在這裡招待瑞士藏家烏里?希克。有人說,正是這個在瑞士舉足輕重的人物在兩個重要的事件中幫助了艾未未:他邀請艾未未參加上屆卡塞爾文獻展,“童話”呼之而出;他促成了艾未未與赫爾佐格和德梅隆的合作,成就了現在的“鳥巢”。

在策展人舒陽看來,將1001 個人帶到卡塞爾去的“童話”,是艾未未藝術生涯的一個轉折點。從那以後,他更多的是用激進的方式看待社會問題。

“ ‘童話’是那屆卡塞爾文獻展上的最大亮點,也讓艾未未進入到一個完全不同的創作緯度。他的創作不再侷限於一個個靜態的作品,而是深入到社會問題,有點像那個先做藝術後來又搞社會活動的博伊斯,”舒陽說。

北京另外一個獨立策展人則對記者提出了相反的意見:“他在利用反對和揭露贏得眼球,從而追求更大的知名度,乃至金錢。

艾未未的真誠受到國內同行的懷疑,但他的知名度和作品的市場價格都在提升。10 月,一個更大規模的艾未未個展會將在慕尼黑舉行,主辦方是慕尼黑Haus der Kunst 美術館。

關於朋友“老艾”有個很經典的段子。一個炎熱夏天的一個夜晚,幾個朋友在老艾院子裡乘涼,男男女女都在喊熱。老艾說:“太熱了,我都沒穿內褲。”於是,大家起鬨,都不相信他說的話。他馬上轉過身趴到臺子上,嘩的一下脫下褲子,露出白白的屁股,證明自己沒有說謊。一陣大笑之後,老艾才把褲子穿上。

採訪時,艾未未的聲音溫和而有磁性,不帶任何的情緒。拍照時,他快速連貫地變換著憤怒、大笑等各種表情,嘗試著不同的姿勢,像個調皮的孩子。

最早用“人格分裂”形容艾未未的是他本人。他說:“如果要求在我的墓碑上刻一行字,應該寫的是——一個經典的人格分裂的人。”

4艾未未的藝術人生:藝術生活

一個經典人格分裂的人 艾未未的藝術人生 第2張

艾未未作品

B=記者

A=艾未未

藝術就是我們生活的極端之處

B:對於回顧展這種你從未嘗試過的方式,你希望傳達怎樣的資訊,有什麼目的?

A:這個問題的回答是作品本身。我希望有機會通過做這個展覽,瞭解展覽和公共化的空間——美術館之間的關係,因為做完作品交流並沒完成。作為我這樣的藝術家,我本人就是媒介,接受採訪、寫部落格和我的作品,都是載體。我用這樣的方式和公眾取得交流,探討如何搭成一個話語結構,這是我感興趣的事情。

B:回顧展讓你在學術系統裡站穩腳跟的說法,恰當嗎?

A:是進入到了學術體系中,對!可以這樣說。因為這之前就一直在這體系中轉了,雙年展、博覽會參加過不少。今年10月,還會有一個更大規模的展覽在德國辦,慕尼黑的Haus derKunst。更大規模是從精力的投入、作品的數量和對我的重要性來說的。德國或者德語系國家一直是對我最為關心的,不斷有各種採訪和文章,德國比較思辨,我跟他們的關係密切一些。

B:你從未考慮在國內的美術館辦展覽嗎?

A:沒打算。創作在國內,展覽在國外。我倒不太在乎在國內或國外,哪裡有展覽合適的條件都可以的,但國內不具備。首先我展什麼、不展什麼不是我決定的。再說怎麼展,在中國美術館,你也得出錢去租用場地。我不能允許展覽我作品的美術館水平很低,同時辦的另外的幾個展覽是很差的。你本來是一個重量級的拳擊運動員,怎麼能到街道上跟人打架?那樣我覺得太不公平。另外一種情況是我受到了特殊待遇,這也是我最不喜歡的,憑什麼我要受特殊待遇。再有,就是我要降低我的標準,我更不能容忍,這個世界上,除了上帝,沒有人能降低我的標準。

B:你曾經三次參加威尼斯雙年展,兩次是建築類,一次是藝術的,但很少在國內的這類展覽中亮相,是因為你與中國當代藝術界的關係並不緊密嗎?

A:我參加過的第一屆廣州三年展,那是我唯一參加過的中國官方展覽,因為策展人是我朋友。為朋友,我可以做出很糟糕的事情,最糟糕的莫過於參加廣州三年展了,再有就是參與“鳥巢“的設計。沒有東西是和藝術不相關的。藝術不是一個高雅純潔的聖殿,藝術是我們生活的極端之處,是我們在那一步之前退縮的地方,然後再往前走就是藝術。藝術如果跟人有關,跟我們生活的品質有關,跟每一個人的情感有關,那麼必定和我們生活的環境和決定這個環境的體制有關。但如果讓我評價某個中國當代藝術家,確實有難度。因為我從來不參加開幕式,不參加文化活動,我談這些問題顯然是偏頗的。我只能說總的來說狀態是比較差的。

B:作為“鳥巢”的設計者之一,你在完工後沒有再去過,也沒有參加奧運會的開幕式。但在這個展覽中,卻有作品反映“鳥巢”建設的全過程,這看起來很矛盾。

A :展廳的一個接待空間,全部被“鳥巢”的照片所覆蓋。這些照片是在“鳥巢”建造的幾年中我們週期性拍攝的,100多張圖片反映了“鳥巢”從動土到完成的整個過程。“鳥巢”我只在建設時期去過兩次,照片都是我工作室的人拍的。這個展覽是我的回顧展,是對我過去一段時間工作的總結,工作之一就是奧運體育場的設計。整個“鳥巢”建造過程是如何努力付出的,很容易被人們遺忘。人們只想看一個打了燈所謂的完美結果,並不知道“鳥巢”建造時的汗水。我去不去“鳥巢”來自於我的興趣。我對它已經完全喪失興趣了,所以我不必去,這來自於我的傲慢。

5艾未未的藝術人生:眾多身份的選擇

B:東京森美術館“起因於何”的展覽中還有一件“雙槓”作品,跟奧運有關嗎?

A:雙槓和單槓現在是很不一樣了,但是在我們成長的那時期,每一個單位或者學校都會有的基本體育設施,除了籃球必然就是單槓、雙杆。這是那個時代的語言符號。結結實實砌在雙槓下面的木頭來自一個被拆除的廟宇,拆除那個廟宇是為了給新建的樓房騰出地。我用拆掉的木材做了“中國地圖”那些作品,剩下大量的碎片,依然捨不得捨棄,就把它們堆放在雙槓之間的空間裡,使雙槓和這堆木材成了一個共生體的東西,但實際上這兩者無論是功能還是含義上都發生了變化。

B:有人說你很“反動”,而且是為了名利而“反動”。你的“反動”有什麼實質性的目的嗎?

A:我的“反動”是故意的,是深思熟慮、蓄謀已久的。實在地說,比如那些喝了三聚氰胺的孩子,在還不能理解這個世界的時候就離開了。他們是沒有機會說出要說的話的。類似的事情卻一直都在發生,是不是需要有人來替他們說?與普通人相比,我有說話的優越環境,有發出聲音的能力,還有我的方式,那我為什麼不說?如果我不這麼做,我會譴責自己。

B:在關注這些問題時,你是不是已經超越了一個藝術家的身份?

A:也沒有完全超越,所有的美學問題都是倫理問題。我是一個藝術家,我關注的是美學的問題,美學是和倫理不可分開的。

B:在你太過複雜的各種身份中,你更傾向於哪個?

A:對於藝術家這身份我也沒有什麼定位,算是混了一口飯吃吧。藝術家或者建築師我都可以不是,我就是一個好事的人吧。但所有的好事,我都希望在表達時,方式具有傳達的可能性,我不希望和別人的表達一樣,一定要有魅力。我想把媒介做好,要是別人在判斷對錯之前,有接近或瞭解的強烈願望,這樣我就覺得很成功了。

像我這麼聰明的人,掙錢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B:你曾對媒體說錢對你來說是很髒的,但你的作品卻賣得很好。位於北京798的林冠畫廊就即將進行你作品的展覽和銷售,你通常自己跟畫廊和藏家談價錢,還是會有專門的團隊?

A:我的作品一般是通過畫廊出售的,但我不太考慮這些問題。你想,多少年來沒有畫廊我一樣生活。我只和瑞士的一家畫廊有緊密的合作,那裡藏家比較多,作品賣得還可以。賣不賣得掉是畫廊老闆想的事情,但要有藏家直接找到我,我會自己去談,但不一定賣,因為我要決定我作品的去處。就像有個女兒不能誰來提親就嫁,我要看提親的人的人品。就現在的情況來說,出售作品是我收入的主要部分。以前我做建築,現在決定不做了,藝術品就成為主要的來源。我覺得市場是一個經營的場所,既不害人也不幫助人。市場是另外一種文化,不說明作品的品質,討論的是供求關係的問題。

B:你的很多作品很費錢,材料本身很昂貴。也有的作品,比如“童話”,就沒什麼直接的經濟收入吧?

A:也不是,當時沒有,但是之後會有。公開亮相幫助世界瞭解你、你的作品、你的方式。不是說每件事都是掙錢的,但是像我這麼聰明的人,掙錢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B:“童話”這個作品,鳥巢,乃至你通過網路的行為和言論都會為你贏得知名度,知名度會為你作品的銷售增加砝碼吧?

A:客觀上是這樣的,但不是說我有這種需求。我不是為了知名度才做這些事情,可能會有很多藝術家是這樣的,公眾會這樣理解。但是沒有這麼簡單,博物館和收藏家,不會因為你這方面的知名度而來,他們還有另外一套評判系統,所以我不會這麼做。是什麼造就大師,無非是他改變了人們對傳統的認識,因為他的存在使世界發生了變化。

B:湊巧的是,你做的這些事情恰恰是公眾最關心、最能提高知名度的。

A:難道男孩不應該知道女孩喜歡什麼嗎,難道藝術家不應該知道人民需要什麼嗎?如果不能被利用,那就是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