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安家社>裝修設計>大設計>

就在去中國的路上 | 隈研吾:不在中國

安家社 人氣:2.33W

隈研吾恐怕是目前大師級的日本建築師中來中國最頻繁的一位,“每個月都來中國,其中差不多兩個月就來一次上海。”除了備受關注的建造中的北京三里屯SOHO和杭州象山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等專案,隈研吾還同時在中國多個城市有著建築和室內的設計專案。

“旅途見聞是我最願跟學生分享的經驗。”目前在東京大學擔任教授的隈研吾說,“不管是成都的牛蛙還是廈門的民俗,我回國後都會在課上講給學生聽。”

在我們見到隈研吾的時候,他已經陸續接受了七八家媒體的採訪,但面對我們的提問,隈研吾依然保持著謙和耐心的態度,認真的思考並回答每一個問題,同時還不忘與我們分享一些建築相關的趣事。

 我的朋友阪本龍一

在被問及阪本龍一的哪個作品對他影響最深時,隈研吾馬上回答道:“The last emperor(《末代皇帝》)!” 這個影響鮮明地反映在北京“長城腳下的公社”這個專案上。

上個月在大阪舉辦的名為“ecosophia”的設計展中,隈研吾和藝術家森萬里子共同呈現了一個探討城市與環境的作品。整個展覽除了隈研吾,還彙集瞭如磯崎新、山本博司等人的作品,但現場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是成功營造展覽氛圍的背景音樂。在採訪中,記者也與隈研吾聊起了此事。隈研吾回憶了片刻隨即說道:“啊,那是阪本做的音樂。”

隈研吾所說的“阪本”正是即便在西方音樂界也極受尊敬的日本音樂大師阪本龍一。

詳細詢問之下得知,隈研吾比阪本龍一小兩歲,兩人是多年的摯友。“我們倆認識應該有超過30年了,我一直非常熱愛他做的音樂。” 隈研吾將阪本龍一稱為“不需要多說就能理解彼此想法”的朋友,並表示雖然不會過多的同對方談論自己工作上的事,但卻總能從他身上獲得啟發與靈感。

在被問及阪本龍一的哪個作品對他影響最深時,隈研吾馬上答道:“The last emperor(《末代皇帝》)!”聊到老友作品,隈研吾來了興致,“在我看來,這個作品真的是電影配樂的巔峰之作,也代表了阪本龍一的最高水準。” 隈研吾顯得有些激動,甚至開始詢問記者的看法。如此推崇的作品自然也對隈研吾的建築設計產生了重要的啟發,“阪本的音樂對我的很多作品都有影響,但如果說到《末代皇帝》,最鮮明的是反映在北京‘長城腳下的公社’這個專案上。” 隈研吾告知,在此專案中,他所選用的大量的竹材,空間的佈局以及室內黑色的地面,呈現出的都是他對《末代皇帝》這個作品的理解。

隈研吾:不在中國,就在去中國的路上

而隈研吾也因為這個專案在中國聲名大噪,很多中國年輕建築師提到隈研吾首先想到的就是“長城腳下的公社”。

12小時的測驗

隈研吾上海辦公室緊密籌備中,招收建築師的標準頗為嚴格,幾乎不看簡歷,但隈研吾會安排應聘者進行一個12小時的測驗。

去年就聽說隈研吾要在上海開設辦公室,但至今仍未在他的官網上見到相關資訊。通過採訪得知原來該辦公室目前“仍在籌備和招人階段”。

隈研吾在東京和巴黎都有事務所,東京有109人,巴黎只有10人。上海辦公室的規模不會太大,但是招收建築師的標準卻頗為嚴格。

“我幾乎不看簡歷。” 隈研吾說,“簡歷很容易準備,但有時無法代表建築師的真實水平。” 隈研吾會安排應聘者進行一個12小時的測驗,“從早上10點鐘開始,我們會給建築師一個虛擬的專案讓他操作。在接下來的12小時裡,建築師不僅要給出設計方案,還要做出相應的模型和簡報文字。” 隈研吾非常看重建築師做模型的能力,他認為日本的年輕建築師是全世界模型做得最好的,與之相比,美國的建築師就做得不那麼讓人滿意。“我很期待中國建築師做的模型,他們普遍都具有很好的電腦繪圖功底。”

別把建築工人當苦力

建築師應當尊重施工人員的專業性,有很多東西都要向他們學習。“在日本,很多施工業者其實都是手藝精湛的工匠”。

日本建築師向來講求嚴謹和精確的工作方式,建築施工中普遍存在的完成度的問題總是讓這些在中國做專案的日本建築師感到頭痛。

對於這個問題,已經在中國接了頗多專案的隈研吾則有他自己的看法。“很多人都覺得建築師是一個建築的主導者,就理所當然的高高在上。建築師不是上帝,建築工人也不是苦力。建築師應當尊重這些施工人員的專業性。”隈研吾表示,“在日本,很多施工業者其實都是手藝精湛的工匠,建築師有很多東西都要向他們學習。在中國,建築工人也應當得到建築師應有的尊重。” 隈研吾在東京的工作室也一直要求年輕建築師儘可能多的去施工現場,同工地的工人們交流學習。

另一方面,中國國內建築工人水平參差不齊也是現實存在的問題,隈研吾認為正因如此,做建築之前一定要先把實體模型(mock up)做好。“先做一個實體模型,然後認真檢查這個樣板,儘可能找出在樣板上出現的所有問題,並且確保這些問題在實際建造的時候不會再出現。”

儘管隈研吾對國內的施工抱有一定的樂觀態度,但他的設計向來對建築工人的要求非常高,尤其是細部的處理上,普通水平的建築施工隊通常很難達到隈研吾的要求。估計這也是為什麼,隈研吾要如此頻繁的往返於中國與日本之間。

繁榮的經濟,糟糕的建築

隈研吾認為相比於上世紀60到80年代,日本“更為成熟的發展”出現在90年代,隨著經濟泡沫破滅,建築設計理念有了轉型,“這是真正重視創新的年代。”

很多人都喜歡將目前的中國同泡沫經濟時代的日本作比較,作為親身經歷了那個時代的建築師,隈研吾對於日本不同經濟時代下的建築有著深刻的理解。

“在上世紀60到80年代,日本經濟高速發展,建築的建造量也持續增長。但在那個年代,雖然到處都有新的建築物拔地而起,但人們往往不注重建築的設計和質量,只是一味的建造。” 隈研吾表示,當時的建築不僅難有好作品,而且壽命都比較短,很多才建成一二十年就被拆掉。

這樣的描述,讓人不禁聯想到中國建築建造的現狀,對於中國是否也面臨當時同樣的問題,隈研吾回答得頗為委婉:“中國現在發展非常迅速,北京奧運會和上海世博會對城市和民眾都產生著非常積極的影響。中國建築師同國外業界的交流也日益活躍起來,我想幾年後的中國建築界便會迎來更為成熟的發展。”

就日本來說,“更為成熟的發展”出現在上世紀90年代,隨著經濟泡沫破滅,日本建築設計理念有了轉型,“在東京很少有新的建築工作了,設計師珍惜來之不易的設計機會,作品更看重建築物的歷史記憶感。” 隈研吾說,“這是真正重視創新的年代。”

也正是從那時起,日本的建築設計開始全面崛起,湧現了像黑川紀章、伊東豐雄、安藤忠雄這樣世界級的建築大師。緊跟著大師的腳步,隈研吾、妹島和世、西澤立衛等中生代建築師迅速嶄露頭角,並獲得了普利茲克等國際大獎的肯定。與此同時,像藤本壯介這樣新生代的建築師也逐漸開始在歐洲受到大範圍的推崇。在隈研吾所形容的“真正創新”的年代裡,日本建築師可謂前赴後繼的“攻佔”世界建築最頂端的舞臺。

希望中國的建築界也真能如隈研吾所說,在幾年後能夠有成熟的發展,進入一個真正的繁榮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