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安家社>裝修指南>設計裝修>

謹防家裝黃金季陷阱 | 家裝公司低價套餐是誘餌

安家社 人氣:2.37W

春季以來,家裝市場進入黃金季節,建材商和家裝公司迎來銷售旺季。由於家庭裝修工程複雜,需要的建材和輔料繁多,加上工程質量標準不一及市場監管缺失,使得近期家裝市場的投訴量大增。據市消協統計,僅今年5月涉及家庭裝修問題的投訴就有30餘件,佔比很高。

低價套餐不實惠

家裝公司在招攬客戶時,往往都推出低價套餐。記者在一些家裝公司的宣傳單和廣告上發現,低價套餐是家裝公司的主打促銷牌。比如有的裝修稱,一套兩室兩廳的住房,全包只要28000元,高檔些的僅為38000元等。不少裝修客戶就是衝著低價去選擇家裝公司,可是經瞭解,許多工程費和材料卻是不包含在內的,如果需要還要另外加錢,到頭來增加了不少裝修費用,並不實惠。

消費者郝先生近日要裝修一套二手房,通過家裝公司的宣傳單找到河西愛之家裝修公司,他看到該公司介紹的套餐價格又低且有優惠,就簽訂了總價19800元的裝修合同。在首付10000元和1500元定金後,裝修公司開始幹活。郝先生要求原房間的電路不變,只增加一個插座。但裝修工人一上來就將原電路全拆毀,為此增加了費用。裝修公司追要餘款時,郝先生堅持不給,裝修公司就停工了。郝先生投訴到河西區消費者協會,經過多次調解,雙方終止合同,裝修公司退回消費者3000元。

很多低價套餐的報價讓人迷惑。因為家庭裝修會涉及很多工程,簽訂裝修合同時,裝修公司會給出比低價套餐多出不少的專案,而在實際裝修時,還會不斷增加“專案”,最終裝修費用比套餐高出很多。比如水電線路的改造,家裝公司設計方案包括水電圖,但有些裝修公司在現場臨時改變。每家的地面、牆面、頂面的佈局不同,所走的線路排布也有所不同,線路走得越多,花的錢就越多。有些裝修公司在水電報價上臨時增項,就會多產生費用。

許多家裝公司為了招攬客戶,從開發商或售樓員手裡購買業主資訊,然後以免費召開戶型結構分析講座等名義打電話邀請業主參加,目的就是以低價套餐或“樣板間”免工時費、免設計費等忽悠業主現場交定金。一旦客戶簽了合同,就會發現低價套餐與市場價格相比較並沒有實惠。

團購建材價不低

近年來網購、團購興起,家裝建材經銷商也加入其中,各類家裝建材團購會頻頻登場,消費者希望在網上或團購會上買到價格合適的建材,但實際團購價格並不低。

消費者翟先生在網上看到一款某品牌的整合吊頂正在團購,一平方米賣80元,覺得價格合適就簽了單。貨送到後,被告知還要交安裝費和輔料費。翟先生說:“在裝飾城購買整合吊頂,商家都會免費安裝,輔料費也贈送。網上購買還要多付幾百元的安裝費,這樣算下來,根本沒有得到實惠。”更令翟先生氣惱的是,後來在逛裝飾城時發現,他購買的那款吊頂正特價促銷,每平方米僅售75元。

記者在調查時瞭解到,在裝飾城,一般建材的售價均包含售後安裝、維護保養等服務。而在團購中,這些服務往往難以保證。

 售後服務一拖再拖

消費者周先生今年2月份在北辰區一家傢俱公司購買了一套傢俱,在尚未送齊時就發現存在質量問題。找到經銷商後,卻遲遲得不到解決,要求退貨又被拒絕。後經北辰區消費者協會調解,商家才為周先生更換了有問題的傢俱。靜海縣消費者張女士購買了6扇木門,今年1月發現其中有一扇開裂起皺,經銷商答應維修,卻遲遲不派人上門。直到5月份張女士投訴到靜海縣消費者協會才解決問題。

實物與所購商品不一致

購買傢俱或建材時,一般是送貨上門,許多消費者投訴,送到家的貨品不是有色差就是材質變了。如消費者趙先生反映,他於今年5月5日在寶坻區勸寶購物廣場購買實木複合門,送貨安裝後發現門框的材質變成了高密度板。經寶坻區消費者協會調解,商家進行了更換。東麗區消費者李先生在家寶福電器建材商行購買燃氣灶時,製作安裝櫥櫃後,發現檯面材質的厚度變薄,並不是所要買的那款。漢沽王先生在漢沽一家裝飾城訂購了4扇門,總價5900元,交預付款4700元。訂購的門送到家後,發現有嚴重的色差,圖片與實物嚴重不符,而且質量也沒樣品好。經濱海新區漢沽消協調解,廠家為消費者重新定做了2扇門。

近年來,家裝行業因自身的特殊性等原因造成了投訴、糾紛增多,日益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問題,規範管理刻不容緩。

河西區消費者協會調查發現,造成家裝投訴增多的原因除了近期是裝修旺季外,家裝公司廣告宣傳和實際出入大也是投訴增多的原因之一。他們提醒廣大消費者,為了維護自身權益,要請一些有資質、信譽好的裝修單位或個人,同時多向有裝修經驗的人請教,多瞭解一些建材方面的知識,購買材料時不要心急,貨比三家才能提高鑑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