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安家社>裝修設計>建築設計>

扒一扒世界盃主賽場 | 關於建築的那些事

安家社 人氣:9.6K

世界盃,一個讓所有人類瘋狂的體育盛典,一個讓全球人都矚目的盛會,在比賽中,我們體會比賽的激情和解說員的幽默,體驗世界盃帶來的無窮快樂。作為世界盃比賽的場地,各大國都精心準備,從建築師到建築者,都用心良苦,讓我們翻開歷史的篇章,去享受一下這獨特的建築之旅。

1930年烏拉圭世界盃

第一屆世界盃是在1930年在烏拉圭舉行,這屆世界盃對於烏拉圭來說有著與眾不同的意義,1930年正好是烏拉圭獨立的100週年,而在本屆世界盃上東道主烏拉圭以四戰四勝的戰績勇奪冠軍,成為了首屆世界盃冠軍得主。

第一屆世界盃決賽場地——世紀體育場
  位置:烏拉圭蒙特維多Parque Batlle
  動工時間:1929年7月21日
  啟用時間:1930年18日
  建築師:桑·史加素
  容納人數:66,106人

關於建築的那些事 扒一扒世界盃主賽場
  

能容納9萬人的世紀球場是為了舉行賽事和慶祝烏拉圭獨立100週年而興建,是英倫三島以外最大的足球場,球場由桑·史加素(Juan Scasso)設計,是賽事的主要球場,雷米特形容它是“足球神殿”(temple of football)。該球場舉行18場賽事之中的10場,包括兩場準決賽及決賽。但是,由於興建球場的程式趕急,以及因雨季影響使程式拖延,因此世紀球場在賽事開始後五天才能正式啟用。

花絮:獨臂將軍鎖定勝局

第一屆世界盃烏拉圭奪冠陣容合影

 

關於建築的那些事 扒一扒世界盃主賽場 第2張
 

關於建築的那些事 扒一扒世界盃主賽場 第3張

1934年義大利世界盃

第二屆世界盃足球賽,於1934年5月27日至6月10日在墨索里尼當政的義大利舉行。本次比賽首次採用預選賽來決定決賽階段參賽隊伍。本屆比賽的參賽國家比首屆增加了一倍多,但是32支球隊中只有10支球隊來自歐洲以外的國家。最終義大利在決賽中2–1戰勝了捷克斯洛伐克,成為了歐洲的首個世界盃冠軍。

第二屆世界盃決賽場地——米蘭聖西羅球場(別名:朱塞佩·梅阿查球場)
  位置:義大利米蘭
  設計師:烏利塞·斯塔基尼
  建築師:阿爾貝託·庫吉尼
  啟用時間:1926年9月19日
  容納人數:85398人

 

關於建築的那些事 扒一扒世界盃主賽場 第4張
 

這個球場建於1926年,球場最初設計為一個簡單的矩形介面,最初建立球場的裝置和材料都非常簡陋,球場用圍牆包圍。後來慢慢改造,球場佈局風格變得格外特別,整個球場看上去好似兩個牛角,球場以梯田的方式以金字塔的傾斜方式向頂部擴張。四個角落的塔樓是球場的主樑,支撐著整個球場,整個球場都是用鋼筋混凝土和透明聚碳酸酯等材料建成,很好地為這個看上去非常古怪的傾斜式建築提供保護。

花絮歐洲的首個世界盃冠軍

第二屆世界盃義大利奪冠陣容合影

 

關於建築的那些事 扒一扒世界盃主賽場 第5張
 

1950年巴西世界盃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一次可怕的浩劫,足球世界盃也受到了極大的衝擊,1938年第三屆世界盃之後,整整12年都無法舉辦世界盃的賽事。1946年7月25日,國際足總在盧森堡召開歷史性會議,決定恢復世界盃賽,並將獎盃命名為雷米特杯。會議決定第四屆世界盃足球賽於1950年6月24日至7月24日在巴西舉行。本屆也是巴西舉行的第一次世界盃。

第四屆世界盃決賽場地——馬拉卡納體育場 (別名:馬拉卡納球場)
  位置:巴西里約熱內盧
  動工時間:1948年8月2日
  啟用時間:1950年6月16日
  容納人數:20.5萬人

 

關於建築的那些事 扒一扒世界盃主賽場 第6張
 

巴西里約熱內盧的馬拉卡納體育場是世界上最大的體育場之一,長為110米,寬為75米。按照國際足總的強制性要求,體育場改建後將僅可容納8.2萬人同時入場觀賽。球迷們的觀賽安全得到充分保障。另外,馬拉卡納體育場還搭建一個遮雨頂棚,增加數個緊急疏散出口,以保證觀眾在短時間內得到迅速疏散。在馬拉卡納球場的入口處,巴西著名球星都留下了他們的腳印。

花絮:南美足壇的勁旅

第四屆世界盃烏拉圭奪冠陣容合影

  

關於建築的那些事 扒一扒世界盃主賽場 第7張

關於建築的那些事 扒一扒世界盃主賽場 第8張

1954年瑞士世界盃

第五屆世界盃花落瑞士,這絕對是世界盃歷史上應該大書特書的一屆賽事。選擇瑞士承辦1954年世界盃,是因為國際足總總部在該國的蘇黎世,而且適逢FIFA成立50年慶典。36支國家隊參加了預選賽,16支隊伍晉級決賽圈,南朝鮮、蘇格蘭和土耳其第一次躋身世界盃大家庭。之所以說本屆賽事偉大,不僅因為它是歷史上進球最多的賽事,更因為本屆世界盃因為決賽中的“伯爾尼奇蹟”而永載世界盃史冊。

第五屆世界盃決賽場地——伯爾尼萬克多夫球場(已重建)
  位置:瑞士伯爾尼
  重建時間:2001年8月
  啟用時間:2005年7月
  容納人數:32000人

 

關於建築的那些事 扒一扒世界盃主賽場 第9張
 

 重建後的伯爾尼萬克多夫球場是一個多功能的足球場。球場的一大特點是其頂部採用了大規模的整體太陽能系統,以及獨特功能的獨立紅色座椅,但這些位置不會有票出售,因為它已被當地某個人定了,來觀看每一個主場賽事。 球場還從舊的瑞士首都球場拿來的著名時鐘,安裝在新賽場前面的廣場。該時鐘以及它完整的積分榜——從1954年前的世界盃後已經變成了標誌性的東西。

花絮:第一支贏得世界盃的非種子隊

第五屆世界盃聯邦德國奪冠陣容合影

關於建築的那些事 扒一扒世界盃主賽場 第10張

1958年瑞典世界盃

繼瑞士之後,瑞典成為1958年第六屆FIFA世界盃比賽的主辦國。在這屆世界盃中第一次出現電視轉播,世界盃賽的實況錄影開始通過電視進入千家萬戶,從而令全世界各個角落的人們都可以看到精彩的比賽畫面,看到令人神往的足球巨星。這也讓足球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第六屆世界盃決賽場地——拉森達體育館(已重建)
  位置:瑞典斯德哥爾摩
  俱樂部:索爾納AIK
  啟用時間:1937年5月17日
  容納人數:40000人

 

關於建築的那些事 扒一扒世界盃主賽場 第11張

拉森達體育場是一個專業足球場,位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西南方六公里處的索爾納地區。該體育場的設計出眾,觀眾在任何角度都可以將比賽盡收眼底。但凡瑞典國家隊比賽時,這個球場都能營造出一個完美的比賽氣氛。

花絮:一代球王貝利開始綻放光彩

第六屆世界盃巴西奪冠陣容合影

關於建築的那些事 扒一扒世界盃主賽場 第12張

關於建築的那些事 扒一扒世界盃主賽場 第13張

  ●1966年英格蘭世界盃

1966年,世界盃終於回到了現代足球的發源地——英國,但雷米特金盃在展出期間失竊讓主辦方遭遇極大尷尬,幸好一隻名叫“皮克勒斯”的狗在一個灌木叢找到了金盃。足球運動在1966年FIFA世界盃賽中更上一層樓,並在英格蘭和世界各地受到極大的歡迎,非常成功。在球場上,東道主英格蘭隊所向披靡,令許多對手在比賽中頭疼不已。

第八屆世界盃決賽場地——溫布利球館
  位置:英國倫敦
  設計師:約翰·辛普森爵士(Sir John Simpson)和馬克斯維爾·艾爾頓(Maxwell Ayrton)
  工程師:歐文·威廉斯爵士(Sir Owen Willams)
  啟用時間:1923年4月28日
  容納人數:127000人

關於建築的那些事 扒一扒世界盃主賽場 第14張
  

舊溫布利球場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專業足球場之一,落成於1923年4月28日,溫布利球場看上去是非常傳統的體育建築,展現了設計者的作品特點,外牆由強化混凝土覆蓋,是結構主義建築風格的先驅。這種古老的強化混凝土表面,給人感覺好像是用普通建築材料建造的,或者好像是塗上了灰泥石膏。

花絮:現代足球回家 英格蘭終圓冠軍夢

第八屆世界盃英格蘭奪冠陣容合影

關於建築的那些事 扒一扒世界盃主賽場 第15張

1974德國世界盃

第10屆世界盃在西德進行。本屆世界盃在沒開始之前就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因為在兩年之前的奧運會上,有11名以色列選手遇害。在國際足總公佈第10屆世界盃舉辦地之後,西德方面向全世界承諾安全沒有任何問題。第10屆世界盃對於今後世界盃的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

第十屆世界盃決賽場地——慕尼黑奧林匹克體育場
  位置:慕尼黑奧林匹克公園的中心
  設計師:拜尼施
  啟用時間:1972年
  容納人數:80000人

關於建築的那些事 扒一扒世界盃主賽場 第16張

奇特的構想,別緻的造型,使它成為世界建築史上一項奇蹟。最令人驚奇的是這體育場半邊有頂,有一個靠50根吊柱吊起的幾張“魚網”組成的帳篷式屋頂。透明的屋頂保證了充足的進光量,而且豐富的光影變化使坐在看臺上的人們有一種輕盈的空間感覺,猶如置身於美麗晶瑩的藝術世界裡。

花絮:歷史上最經典的一場世界盃決賽

第十屆世界盃聯邦德國奪冠陣容合影

關於建築的那些事 扒一扒世界盃主賽場 第17張

關於建築的那些事 扒一扒世界盃主賽場 第18張

  ●1978年阿根廷世界盃

國際足總在1966年就已經承諾將第11屆世界盃交由阿根廷主辦,但是1976年阿根廷發生了內亂,此時距世界盃已經只有兩年的時間,雖然後來內亂平息,阿根廷的新政府承諾要給世界一個安全、精彩的世界盃。後來的實踐證明,阿根廷實現了自己的諾言,本屆世界盃既沒有發生重大事故,又讓全世界的球迷欣賞到了精彩絕倫的比賽。

第十一屆世界盃決賽場地——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紀念館體育場(紀念碑球場)
  位置: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貝爾格拉諾大區(Belgrano)
  設計師:何塞·阿斯蘭埃克托·埃斯庫拉
  動工時間:1936年
  啟用時間:1938年5月25日
  翻修時間:1978年
  容納人數:57921人

關於建築的那些事 扒一扒世界盃主賽場 第19張

紀念碑球場是阿根廷一座最莊嚴的球場,它在阿根廷人心裡的地位是其他球場所無法匹敵的。該體育館設有網球場,籃球設施,以及為年輕球員準備的其他體育生活設施,如劇院,停車場,博物館等。體育場交通方便,幾條火車和公共汽車線路都由此通過。不同於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地區其他大多數體育場館,這座體育場擁有一個龐大的停車場。

花絮:歷史性的突破,參賽隊伍第一次超過了100支

第十一屆世界盃阿根廷奪冠陣容合影

關於建築的那些事 扒一扒世界盃主賽場 第20張

1982西班牙世界盃

第12屆世界盃在西班牙舉行。一共有24支球隊參賽,這也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屆世界盃。本屆大賽匯聚了眾多經典元素,從阿爾及利亞2比1擊敗西德的冷門,到匈牙利10比1狂掃薩爾瓦多的歷史最高比分,當然,最令人難忘的還是那些載入史冊的經典之戰。

十二屆世界盃決賽場地——聖地亞哥·伯納烏球場(別名:伯納烏球場)
  位置:西班牙馬德里
  設計師:聖地亞哥·伯納烏
  動工時間:1944年10月27日
  啟用時間:1947年12月14日
  容納人數:80354人

關於建築的那些事 扒一扒世界盃主賽場 第21張

見證了銀河戰艦無數輝煌時刻的伯納塢球場,大名早已耳熟能詳。站在球場面前,相信任何人都深深為其恢巨集壯觀而感到熱血沸騰。除了觀看比賽,你也可以選擇參觀球場,內容包括遊覽球場、榮譽室、新聞中心、更衣室和球員通道以及替補席等。2005年後伯納烏球場被歐洲足協評選為五星級球場。

花絮:馬拉多納橫空出世,他成為最引人矚目的新星

  

關於建築的那些事 扒一扒世界盃主賽場 第22張

關於建築的那些事 扒一扒世界盃主賽場 第23張

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

第十三屆世界盃足球賽於1986年5月31日到6月29日在墨西哥舉行,遭受過兩次大地震的墨西哥人為這屆盃賽傾注了最大的熱情。這是一屆充滿了傳奇色彩的世界盃賽,馬拉多納和他的阿根廷隊主宰了一切,“上帝之手”和連過六人的世紀進球已經載入史冊,這個跳著探戈的國度也成功地第二次舉起了大力神杯。

第十三屆世界盃決賽場地——阿茲臺克體育場
  位置:墨西哥墨西哥城
  設計師:巴斯克斯和米亞雷斯
  動工時間:1962年
  啟用時間:1966年
  容納人數:105000人

關於建築的那些事 扒一扒世界盃主賽場 第24張
  

墨西哥人把阿茲臺克球場稱為“神殿”,而這座“神殿”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舉辦了兩屆世界盃決賽的球場。單純從建築學和人性化的角度來看,阿茲臺克球場是完美的,雖然可容納觀眾人數達10萬人之上,但卻可以在不到20分鐘內疏散完全部觀眾,此外,還設立了兩個巨大顯示屏,並且還擁有專門為殘疾人設定的觀看區,在40多年前的球場就有如此的規模堪稱建築屆的奇蹟。

花絮:馬拉多納一個人的世界盃

第十三屆世界盃阿根廷奪冠陣容合影

關於建築的那些事 扒一扒世界盃主賽場 第25張

1998法國世界盃

第十六屆世界盃回到世界盃之父雷米特的祖國法國,決賽中,法國以3比0完美地擊敗了衛冕冠軍巴西,首次奪得世界盃冠軍。法國是第七個獲得世界盃冠軍的國家。本屆比賽的最大黑馬是奪得第三名的克羅埃西亞,該隊的射手達沃·蘇克也以6粒入球奪得了金靴獎。本屆比賽中首次亮相的球隊有日本、克羅埃西亞、牙買加和南非。

第十六屆世界盃決賽場地——法蘭西大球場
  位置:巴黎的聖·丹尼斯
  設計師:麥克利、祖博里納、裡賈波爾和·康斯坦提尼
  建築公司:布瓦吉斯公司、馬賽大型運輸公司和企業總公司聯合承建
  動工時間:1993年底
  啟用時間:1996年
  容納人數:80000人

關於建築的那些事 扒一扒世界盃主賽場 第26張

球場共分三層看臺,在最頂層看臺中,球門後面兩側的看臺稍矮一些,從整體上看呈馬鞍形。球場有橢圓形可開合的頂棚,當頂棚合併時,所有的看臺都能被遮擋住,即使下雨時球迷也可以安心地觀看比賽。法蘭西球場在設計之初就已經確定了先進、人文、美喚的理念,因此整體設施先進而昂貴,它的建造共耗資4.66億美元,是世界上最昂貴的體育場。

花絮:世界盃歷史上的第一個金球

第十六屆世界盃奪冠陣容合影

關於建築的那些事 扒一扒世界盃主賽場 第27張

關於建築的那些事 扒一扒世界盃主賽場 第28張

2002年韓日世界盃

2002年世界盃首次在亞洲舉行,此前被眾多國際足總成員國共同反對的日韓共同申辦的世界盃成為世界盃歷史上絕無僅有的雙東道主的一屆盃賽,而兩個東道主也在世界盃上取得了空前的成績突破,而中國隊也創造歷史首次進入世界盃殿堂,羅納爾多以神勇的8個進球打破了78年以來世界盃最佳射手進球不超過6個的怪圈。

第十七屆世界盃決賽場地——橫濱國際綜合競技場
  位置:日本神奈川縣橫濱市
  動工時間:1994年
  啟用時間:1998年3月
  容納人數:73237人

關於建築的那些事 扒一扒世界盃主賽場 第29張
  

橫濱國際綜合競技場,位於日本神奈川縣橫濱市,是日本入座人數最多的多用途運動場,亦是2002年世界盃足球賽決賽舉行場地。體育場的景觀留給人印象最深的是整齊的坐席和運動場的草坪,橫濱國際綜合競技場的草坪是終年常綠的天然草。場館設計的科技含量也是很高,合成材料、太陽能等的使用讓整個競技場大放光彩。

花絮:中國首次世界盃之旅

第十七屆世界盃巴西奪冠陣容合影

關於建築的那些事 扒一扒世界盃主賽場 第30張
 

2010年南非世界盃

這屆是首次在非洲地區舉行的世界盃足球賽,最終西班牙國家隊獲得了他們歷史上的首個世界盃冠軍頭銜,這也是歐洲球隊首次在歐洲之外的國家舉辦的世界盃上奪冠,西班牙、荷蘭、德國三支歐洲球隊包攬了這屆比賽的前三名。

第十九屆世界盃決賽場地——足球城體育場
  位置:南非約翰內斯堡(Johannesburg)
  動工時間:1987年
  啟用時間:2009年
  容納人數:94700人

關於建築的那些事 扒一扒世界盃主賽場 第31張
  

足球城體育場是南非最大的球場,遠遠地第一眼看到上去很像“鳥巢”。足球場的外牆是由一個個赭紅色和黃色相間的小塊混雜組成的,而這種顏色搭配則是為了呼應周邊的金山,將這座城市乃至這個國家的歷史碎片進行精心的拼接。設計師可謂把非洲元素髮揮到了極致。升級後的體育場更具現代感,成為了非洲大陸名副其實的“旗艦”體育場。

花絮:居於德國水族館的八爪魚保羅成功預測西班牙勝出此場賽事

第十九屆世界盃西班牙奪冠陣容合影

關於建築的那些事 扒一扒世界盃主賽場 第32張

關於建築的那些事 扒一扒世界盃主賽場 第33張

2014年巴西世界盃

2014年巴西世界盃(英語:2014 FIFA World Cup)是第20屆世界盃足球賽。這是繼1950年巴西世界盃之後世界盃第二次在巴西舉行,也是繼1978年阿根廷世界盃之後世界盃第五次在南美洲舉行。國際足總主席布拉特表示:“我們可以想像到由巴西承辦的這屆世界盃將帶來的社會和文化影響。另外,巴西向世界展示了最好的足球技術,最優秀的足球隊員,同時它也是獲得世界盃冠軍最多的國家。”現在,巴西正在帶給我們精彩非常的賽事。

第二十屆世界盃決賽場地——馬拉卡納體育場 (別名:馬拉卡納球場)
  位置:巴西里約熱內盧
  動工時間:1948年8月2日
  啟用時間:1950年6月16日
  容納人數:20.5萬人

關於建築的那些事 扒一扒世界盃主賽場 第34張

巴西里約熱內盧的馬拉卡納體育場是世界上最大的體育場之一,長為110米,寬為75米。按照國際足總的強制性要求,體育場改建後將僅可容納8.2萬人同時入場觀賽。球迷們的觀賽安全得到充分保障。另外,馬拉卡納體育場還搭建一個遮雨頂棚,增加數個緊急疏散出口,以保證觀眾在短時間內得到迅速疏散。在馬拉卡納球場的入口處,巴西著名球星都留下了他們的腳印。

關於建築的那些事 扒一扒世界盃主賽場 第35張

關於世界盃足球場地的小知識:

(一)球場

1、球場面積必須符合規則的規定。國際足總曾規定世界盃決賽階段比賽場地為長105米、寬68米。國內基層比賽的場地可因地制宜,但在任何情況下,邊線的長度必須長於球門線的長度,場內各區域的面積不得變更。

2、球場地面必須平坦,硬度合適,以不傷害運動員和不影響球的正常執行為原則。國際足總世界盃賽組織委員會曾指令世界盃足球賽不得在人造草皮球場上進行。

(二)界線

1、球場各線須與地面平齊,不得做成V型凹槽或高出地面的凸線。線的顏色須清晰。土地球場最好用白灰粉或灰漿畫線,天然草皮球場宜用熟石灰粉畫線,不要用生石灰粉或灰漿澆畫。為了防止雨水沖刷,亦可用白色塗料畫線,但不得用木條、磚石或碎瓦等物填平的溝槽作界線。

2、場地各線的寬度不超過12釐米(一般以12釐米為宜)。邊線與球門線的寬度應包括在場地面積之內,其他各線寬度亦應包括在該區域面積之內。球門區和罰球區的丈量,都應從球門柱內側和球門線外沿量起。球門線的寬度必須與球門柱的寬度相等。

(三)邊線與球門線

1、邊線與球門線劃定的足球場是足球比賽時隊員的基本活動區域。比賽開始後,未經裁判員許可,隊員及其他人員不得擅自進場。

2、當球的整體從地面或空中越過邊線或球門外的球門線時,即為球出界而成死球,分別以擲界外球、踢球門球或角球恢復比賽。

3、球門間的球門線是判斷球是否進門的標準線,只有當球的整體從地面或空中越過球門內的這條線時方可算球進門。

4、執行罰球點球時,防守方守門員應站在球門間的球門線上。

5、在對方罰球區內踢間接任意球時,如果球距球門間的球門線不足9.15米,則允許防守方隊員站在球門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