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安家社>裝修設計>大設計>

中國輝煌建築成就的背後故事 | 汪克

安家社 人氣:3.3W

  

汪克:中國輝煌建築成就的背後故事

汪克:北京惟邦國際設計集團董事長首席設計師

記者:汪先生您好,感謝您接受關於建築與城市關係的專訪,很多人對營建這個專業詞彙不太瞭解,您能否從專業的角度講述一下營建和建築的關係?

汪克:營建這個詞,比較可能比較的陌生,實際上這是我們中國關於建築的一個總稱,可能大家不知道清華大學建築系最早的名稱叫清華大學營建系,樑思成先生認為建築詞彙是一個西方的詞彙,而且建築的定義比較有侷限。中國講的營建的建字,就包括了建築在裡面,營還有營建和經營的意思,所以我後面講到建築師全程業務的問題,因為現在全球最新的跟IntergretedPractice,就跟我們中國的營建內很相符合的。

中國的營建在世界上有輝煌的傳統,在世界和城市傳統上佔有重要的地位,這已經得到了世界的公認。但是作為中國的傳統,一直延續到了清朝,受到了嚴重的挑戰。隨著西方列強開啟中國的大門之後,基本上半殖民地處於一種肢解的情況下,所以西方的建築進入中國。所以在這個時候中國人認識到自己傳統的營建體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而這個時候因為大家是民不聊生,在這樣的情況下最早研究中國營建的居然是外國人,所以這一點上對中國人來說是很大的刺激。像第一部中國建築史是日本人寫的一個書,伊東忠太在1931年寫的《中國建築史》,他當年只寫到了一半,但他把西方先進的學術方法用了進來。

記者:聽了您專業的理論之後,讓業內人士在專業性上達到學術交流的作用,但是理論建樹背後用心良苦的過程又是怎樣的呢?

汪克:大家知道雖然說中國有輝煌的成就,但是在理論體系的整理上一直是處於比較弱的狀況下。到現在我們找到的關於建築和營建的學理方面,我們自己的理論書,可能目前首推是宋朝人寫的李誡《營造法式》,因為中國人覺得咱們這樣輝煌的營建傳統不是由中國人研究、介紹、繼承,讓外國人寫了。所以這個時候有一個傳奇的人物叫樂嘉藻,他沒有受到一些專業的訓練,但是他覺得由外國人寫中國的建築,是中國人的恥辱。所以他自己花了30年的時間,寫了《中國建築史》,是第一部由中國人寫的建築方面的書,是1933年出版的。其次是王璧文寫的一本書《中國的建築》,這是我們已知的中國最早的有關中國營建的專著。

大家知道在上個世紀的20年代和30年代是中國文化的復興期,雖然說非常的短,但是的確當時我們從國外留學歸國的一批新的學者,他們帶回來了國外的新的思維方法和研究的方法、學術的標準,他們回來之後創立中國新的營建體系。在這個裡面有三個重點,對當時的中國有影響的。第一個是中國營造學,可能一會兒我會具體講他們的一些成就。第二個是中國建築師協會。第三個是上海建築協會。因為大家知道在上個世紀20年代中國建築最活躍的一個集中地是上海,當時北京的新建築非常少。

 建築的傳統和建築的三股脈絡

這三股力量應該說他們合在一起,把中國過去的輝煌成就整理出來,理出來一個脈絡。第二個是怎麼樣能夠建立中國的固有的一種建築的傳統和建築的理論。所以說這一點來說,在30年代的標誌性的成就應該是南京、中山陵和廣州中山紀念堂,這兩次國際競賽,應該說按重要性的話相當於現代的鳥巢和國家大劇院。但是我非常高興得告訴大家,當時這兩個都是中國人中標,而且是很年輕的中國的建築師叫呂彥直,他為這兩個專案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我們也有很多這樣的人,把中國優秀的傳統進行梳理和整理。

記者:非常感謝汪克先生為我們介紹這個營建的發展和過程,那麼新時代中國的營建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況呢?

汪克:應該說講到今天,可能遺憾比較多。這個遺憾我們是從建築學科的最高標準和最高的成就來看,比如說30年代舉辦的一些國際的競賽,中國人可以競標。但是現代的競賽,幾乎是讓外國人拿走了,所以說可以看出目前的建築形式不容樂觀。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看,我們又處於一個營建的黃金時代?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中國的城市化這樣的浪潮,在過去30年的時間,西方媒體評價中國人走過了西方300年的歷程,在30年的時間內,我們把四億農村的人口變成了城市人口。我們中國的城市從改革開放前的100多各城市發展到現在的600多個城市,這樣的成就幾乎可以說是重建了一個美國,重建了一個歐洲。而我說的黃金時代還沒有結束,因為在未來二三十年,我們中國的政府計劃把另外四億農村人口變成城市人口,就是說我們要另外建一個美國和歐洲。

所以說從這樣大的巨集觀的角度來講,中國的營建處於一個黃金時代。但是這兩個反差很劇烈?也是今天的節目講到的主題。雖然有這樣大的建設的活動,這個裡面有什麼值得稱道的東西和人物,有什麼可以讓大家討論的事件。在過去的二三十年顯然跟我們其他的行業相比,建築或者是營建的行業處於一個比較沉默或者是失語的狀態,所以說這個是我們現在這個節目的目的,希望在現代的過程中可以看到一些變化,能夠看到這個裡面的反差。這個裡面有很多人在努力,就是他們有什麼樣的可能性,能夠向社會和建築,設計師之間可以搭起一個橋樑,使這樣的活動在社會上繁榮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