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安家社>裝修指南>行業動態>

消費者難辨優劣投訴上漲 | 建材選購謹防貨不對板

安家社 人氣:1.49W

家裝是件煩心事。通常情況下,裝修材料費用佔整個家庭裝修造價的60%以上,但當前裝修材料良莠不齊,一些假劣產品充斥其中,使得因家庭裝修質量出現問題而投訴的大有人在。記者在採訪中發現,近兩年,家庭裝修投訴呈上升趨勢。

建材選購謹防貨不對板 消費者難辨優劣投訴上漲

消費者一頭霧水難辨優劣

連日來,記者走訪了快環裝修市場、明秀建材市場等幾個銷售裝修材料較為集中的市場,紛繁的裝修材料產品讓人眼花繚亂,看上去沒有太大差別的產品,在價格上竟能差出幾百元錢。

在人民路一家潔具商店,記者詢問普通的“感應水龍頭”多少錢,店主說,好一點兒的,300元左右,一般的在100元左右。他告訴記者,好的用銅量多一些,便宜的用銅量少一些,外觀上沒有太大的區別,用起來的年限就不一樣。

而在快環一家品牌裝修材料商場內,一家銷售品牌水龍頭的服務員說,這裡的感應水龍頭價位多在七八百元,打完折也至少在六百元。“如果不是專門銷售水龍頭的,從外觀上很難區分貴賤,買時需分外小心。”

不僅僅是小小水龍頭讓人難分優劣,就是一些大件也難辨真偽。在人民路一家地板銷售櫃檯前,市民岑先生正在和老闆理論,原來岑先生花了7000多元買了某品牌實木地板,當時開箱看的也是這個品牌的地板。岑先生鋪完部分地板時卻發現,其中有兩箱地板,雖然看上去與品牌地板沒有太大區別,仔細一看不僅有色差,有些還較為粗糙。岑先生將已經鋪完了的地板拆下來,向老闆討說法。

曾在裝修市場做了多年地板銷售人員的沈女士告訴記者說,這種將真假產品“部分調包”的情況在一些裝修材料市場中時有發生,銷售商往往利用消費者對裝修材料瞭解比較少的情況,看時是正品,送貨的時候就做了一些手腳,一旦被發現,就說拿錯了作為搪塞。

商家大玩“綠色環保”概念

記者在走訪裝修材料市場發現,很多商家都稱自己的產品是綠色或環保產品,對人體沒有任何傷害。專家指出,買到假冒的綠色產品,對人體危害極大。

在人民路的一家油漆店裡,店老闆告訴記者,他銷售的產品都是環保的,就是沒有環保標誌的也有質檢報告,可以放心買。店老闆還向記者丟擲了國標、環保、綠色油漆的概念,並極力推薦幾種價格昂貴的“綠色油漆”。記者要求看一下質檢報告,店主卻推託說,質檢報告在庫裡,如果要是真心買,肯定拿給你看。

在二橋南一家石材商店,記者詢問這裡的大理石是否是綠色無輻射的產品,店主說,這些大理石保證沒有問題,並給記者拿出了一份2000年的質檢報告,記者詢問是否有近期的檢驗報告,被告知沒有。

在走訪的幾個裝修材料市場中,記者幾乎遇到相同的問題,商家一會兒說店裡的產品是環保的,一會又說其中有一種並不環保,讓人如墜迷霧之中。

據有關部門測試,現代居室內空氣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達300多種,其中易對人體造成傷害,甚至致癌的就有20多種。研究證實,建築和裝修材料是主要的潛在室內空氣汙染源,而油漆傢俱、塗料、合成纖維板等是主要的室內汙染物。

魚目混珠以次充好投訴上漲

相關資料顯示,2010年度,南寧消委會共受理裝修建材的投訴260件,與2009年同比上漲。主要問題是:不少房屋裝飾材料產品魚目混珠,以次充好;提貨材料的材質、樣式等與樣品不符。

★產品質量投訴居首位。

這是記者在工商部門找到的一個案例。家住南寧市錦繡江南的農女士,在虎邱建材市場購買了93平方米的複合木地板,單價是每平方米72元。農女士家裡的木地板鋪裝好後,沒高興幾天,問題就接踵而來,家裡的木地板出現了變形、起拱現象。幾番討價還價後,農女士向商家再付款400元,更換了部分有問題的地板。

但是沒過多久,農女士家的地板又變形了,於是她再次找到了商家,但是商家通過各種理由推諉,不予解決,於是農女士投訴到了南寧市12315申訴舉報指揮中心。工商人員在接到投訴後,查看了有關產品檢驗單、說明書、包裝箱等,並依據產品質量法,向商家提出了產品質量鑑定意見,商家還沒等質檢部門鑑定,就給農女士全額退貨款,並上門拆除了變形的木地板。

★節後退換商品難。

年前因為商家搞促銷活動,剛搬新家的黃先生,在江南一建材市場購買了一款馬桶,但是安裝了不久後,發現馬桶有裂紋,由於不影響使用,黃先生沒在意。幾天前黃先生在馬桶上又發現了一條裂紋,這次黃先生於是就去找商家理論。在商家不同意退貨後,黃先生投訴到了工商部門,在協調下商家最終答應退貨。

★“定”“訂”引出糾紛。

市民黃女士在快壞建材市場看上了一款瓷磚,按照住房面積計算,大約需要4000多元,應商家要求,黃女士交了500元預付款,拿到的收款條寫的是“定金”。後來,黃女士的家人並不喜歡這一款瓷磚,於是想和商家討回500元預付款,商家不答應,要求黃女士買下所訂的4000元瓷磚,黃女士不能接受。

在商品交易中,“定金”與“訂金”在法律上是有明顯區別的。黃女士想的是“訂金”而不是“定金”,商家想的是“定金”而不是“訂金”,一字之差,消費者吃了虧。南寧市工商局生產資料與生產要素工商分局第一工商所負責人指出:“這類糾紛在建材買賣糾紛中屢見不鮮,約佔投訴量的40%。”

★冒貼商標。

王先生在明秀建材市場定了8800元的某知名品牌的“圓盤豆”一級木地板。商家將貨品送到家裡時,外包裝上印的全是該知名品牌,於是王先生簽收付款。但王先生地板安裝到一半,發現商家送來的貨品,在外包裝的掩護下混進了4種其他不同牌子的木地板。王先生非常氣憤,於是來到工商所投訴。經工商所協調,商家負責為王先生重新更換所定品牌的木地板,並賠償王先生2000元損失。

★以次充好。

2010年8月,何小姐在快環建材市場購買某品牌複合木地板。在安裝木地板時,何小姐發現其中有4平方米的木地板有發黴現象,有的木地板已經拱起。何小姐到工商所投訴,又經媒體曝光,最後商家全部更換新的木地板。

★貨不對板。

馬先生在明秀路某五金建材商店要求購買2304米的C型鋼橫樑,交定金後,商家給馬先生留下15.3釐米的樣板,稱重為295克。後來,馬先生得到的C型鋼貨品,取樣一稱,重量卻是272克,比原樣板輕,商家推託已盡力找貨,只有這種產品,價格照舊,於是產生糾紛。

被投訴三次建材經營戶將被停業整頓

近日記者來到南寧市工商局生產資料與生產要素市場管理分局第一工商所採訪,瞭解到工商部門向建材市場所有經營戶發出加強管理的規定:第一,初次出現違法經營現象的,要賠償消費者損失,同時接受學習教育;第二,再次出現違法經營現象的,除賠償損失外,要按相關法律規定予以處罰;第三,屢次出現違法經營現象的,除賠償損失,給予處罰外,工商要做出停業整頓處理,物業要與其終止合同,同時在市場電子平臺上公佈其違法經營行為。

與此同時,工商部門提醒消費者提防建材買賣陷阱:

●一要提防冒貼商標。消費者選擇建材時,要貨比三家,選擇信譽可靠、質量好的商家。要注意產品的商標,防備商家冒貼商標,防備以次充好。

●二要提防貨不對板。在購買建材時,合同上要註明產品的規格、型號,買瓷磚、木地板等建材,必要時要留取樣板。消費者收到貨品時,如果發現貨不對板,應拒絕簽收,並及時向工商投訴,挽回自己的損失,得到理想的建材。

●三要認清“定金”和“訂金”的區別及法律含義。消費者應該慎重對待繳納預付款,看到自己合意的建材時要思考成熟再作選擇決定。在繳納預付款的時候,要清楚自己在“定金”或“訂金”中承擔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