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安家社>家居百科>百科生活>

潑水節的文化內涵

安家社 人氣:2.5W

傣族潑水節又名"浴佛節",傣語稱為"比邁"(意為新年),在一般傣歷的四月中旬,陽曆4月13日至4月15日之間(即農曆清明前後十天左右)舉行。可以說潑水節的地位在當地人們的心中就等同於過年。

潑水節是全面展現傣族水文化、音樂舞蹈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和民間崇尚等傳統文化的綜合舞臺,是研究傣族歷史的重要視窗,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潑水節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藝術表演能給人以藝術享受,有助於瞭解傣族感悟自然、愛水敬佛、溫婉沉靜的民族特性。同時潑水節還是加強西雙版納全州各族人民大團結的重要紐帶,對西雙版納與東南亞各國友好合作交流,對促進全世界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潑水節中誰被潑的水越多,象徵著誰最幸福,也表達了傣族人民希望彼此平安幸福的寓意,令人懷念。

在傣族潑水節還會有放孔明燈的習俗。入夜,人們在廣場空地上,將燈燭點燃,放到自制的大"氣球"內,利用空氣的浮力,把一盞盞孔明燈放飛上天。一盞盞明亮的孔明燈在漆黑的夜晚越飛越高,越飛越遠。人們以此來紀念古代的聖賢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