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安家社>裝修指南>行業動態>

維權之路崎嶇難行

安家社 人氣:2.32W

又到3·15,每年這個時候,消費者揚眉吐氣、企業謹言慎行,但“好日子”也就只有這個時候了。有些問題積年沉痾,每年3·15都被翻出來“暴打”一番,但投訴卻年復一年有增無減。對於這次央視曝光海寧太陽能的“劣質門”事件,相信將會引起不少購買了改類產品消費者的一陣憤懣和投訴與維權,但是維權又怎麼會如此容易呢?

雖然經過多年的教育,現在的消費者懂得向商家投訴、與消協反映,甚至送給無良企業一紙訴狀,但這還不足以保證他們的維權之路可以順利地走下去,消費者知道用法律來保護自己,而無良企業更會絞盡腦汁地鑽法律和制度的空子。

難就難在渠道不通

當今假冒偽劣產品之所以如此盛行,打擊不力是重要原因,繁瑣的程式、高昂的代價使很多消費者在合法權益遭到損害時忍氣吞聲,在維權面前望而卻步。因此,我認為有關部門應建立“一站式”的維權工作站,強力消滅推諉、扯皮現象,切實維護消費者權益。否則只會變相縱容無良者。

法律漏洞縱容奸商

維權難的根源在於,現行的規章條款不細、職責不清、力度不夠,執法過程也存在消極被動的現象,如此一來,商家的強勢和消費者的弱勢凸現得愈發明顯。有必要完善制度,適當向顧客傾斜,實行舉證倒置原則。

消費者維權難已經成為社會各界的共識。筆者認為,原因在於:首先,當前法律的制裁功能不足。由於我國尚未真正確立懲罰性賠償法律制度,對不法經營者而言,缺乏法律震懾力;第二,消費者面對經營者時,處於弱勢地位,為了降低維權成本,往往只能單槍匹馬地孤軍作戰,缺乏法律保障措施。即便消費者最終贏得了“戰爭”的勝利,也往往是“贏了官司輸了錢”;第三,是訴訟程式制度設計不利於消費維權訴訟,對消費者來講只能是曠日持久。

這場博弈如何了斷?其實說到底,積習難改的原因無非就是“利益”,如果不能徹底斬斷這些侵犯消費者行為的利益來源,任何整治活動最後不過是“一縷青煙”;而對消費者來說,只有日益完善法律和制度,才能幫助他們走完維權路上的“最後一公里”,建立在立法基礎之上的集體維權則是消費者降低維權成本的最佳途徑。